中國對非洲53國實施零關稅、海運最直接受益 我業者等候時機

▲中國對非洲53國實施零關稅、海運最直接受益。(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今年7月14日,中國海關總署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政策,目前已經開始分階段實施。大陸信德海事網昨(20)日指出,中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此舉爲非洲商品打開了前所未有的市場大門,而其產生的連鎖反應正迅速向產業鏈各環節滲透,其中海運業將成爲最直接的受益方與變革者。

零關稅政策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降低了非洲產品的出口成本。在農業領域,可可、咖啡、茶葉、穀物等非洲特色農產品將憑藉價格優勢搶佔中國消費市場。能源與礦產領域,如石油、銅、鈷、稀土等戰略資源的貿易壁壘消除,將進一步鞏固非洲作爲中國能源與工業原材料重要供應地的地位。

而紡織品、木製品等增值商品的關稅豁免,則爲非洲製造業升級提供了強勁動力,推動中非貿易從「資源換製成品」 向更均衡的結構演進。這場貿易變革對航運業的影響,正從需求端、航線佈局、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維度逐步顯現,成爲重塑全球航運格局的關鍵變數。

貨運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隨着非洲商品以更低成本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對非洲農產品、能源礦產及增值商品的進口量預計將大幅攀升。

2024年12月1日,首批33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開始享受零關稅待遇,今年3月,中國自這些非洲國家的進口額就達214.2億美元,年增15.2%,其中咖啡進口暴增70.4%,可可豆成長56.8% 。

今年8月,中方明確宣佈通過商籤共同發展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落實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預計這意味着,只要相關協定談判完成,剩下的20個國家就能馬上加入免稅行列,最遲2026年上半年,53個非洲國家的零關稅就能全面落實。

海運的航線佈局,估計將向非洲東部與南部傾斜。過去,非洲與中國的貿易多依賴西非港口例如拉哥斯,但隨着東非、南非地區的農業與礦產資源出口潛力釋放,東非的咖啡、茶葉,南非的銅、鈷及增值商品將更便捷地進入中國 ,海運航線正加速向蒙巴薩(肯亞)、德班(南非)、達累斯薩拉姆(坦尚尼亞)等港口聚集。 海運企業重新規劃運力投放,增加東非、南非港口的掛靠頻率,甚至開通直航航線,以縮短運輸時效,降低中轉成本。

港口與物流基礎設施迎來升級契機。貨運量的激增與航線調整,將倒逼非洲東部與南部港口提升運營能力:一方面,港口需要擴建碼頭、增加吊裝設備以提升裝卸效率;另一方面,需完善冷鏈倉儲、危險品存儲等專業化設施,以匹配農產品與能源礦產的運輸需求。

同時爲銜接港口與內陸產區,鐵路、公路等多式聯運網路的建設將加速,這也將推動航運企業與陸運、倉儲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構建「港口-內陸-終端」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體系。

航運企業面臨結構性機遇,對於貨櫃船公司來說,增值商品貿易的增長將帶動高附加值貨物運輸需求,需優化貨櫃船隊結構,增加冷藏箱、特種箱的配比;幹散貨與油輪企業則可抓住能源礦產出口增長的紅利,調整運力投放,深耕中非航線;而綜合物流服務商則可拓展 「門到門」 全程供應鏈服務,整合運輸、倉儲、報關、外匯對衝等環節,爲貿易商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大陸航商在政府一帶一路政策下,積極拓展非洲市場,早年臺灣與南非有邦交,臺灣航商在南非有過較多耕耘,如今對於非洲運務,要看看有沒有餘力,估計在優先順序下,不會立刻跟進,需要等候適當時機。

陽明海運高階則指出,公司目前會專注於現有市場以及利基市場精耕,但也不排除未來有機會進入新興市場。陽明在9月的法說會已表示明年會設法擴充中南北航線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