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賈炎:雲網與AI深度融合,加速邁向L4高階自智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隨着大模型等AI技術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快速發展,2024年中國電信按照雲網運營自智藍圖,結合“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推進AI雲網運營領域應用,發佈星辰網絡大模型2.0,打造AI助手並嵌入生產操作流程,雲網運營自智進程全面加速。展望2025年,中國電信將進一步推進雲網與AI深度融合,打造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全社會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4年中國電信雲網運營自智進展及成果

中國電信雲網運營自智的願景是“客戶極優體驗、產品極速服務、雲網極智運營”,規劃演進目標爲“2023年全面達到L3,2025年達到L4”。2024年中國電信繼續採用“集團-省及專業公司”兩級專班化統籌推進、規劃迭代實施的組織方式,以全面自智等級評估標準和成效指標體系爲牽引,在AI加持下,2024年雲網運營自智等級多個場景提前進入L4。

在下半年參加的TM Forum無線故障、核心網故障和高穩等三大場景的ANL(自智網絡等級)測評中,獲得兩項第一。在服務數字化領域,戰新產品加載進一步提速,從需求提出到上線發佈的時間從數月壓縮到數週;主要戰新產品實現跨域、跨層拉通,上線端到端可視化能力,爲一線及用戶提供自助監控服務。

在維護數字化領域,聚焦業務故障“1分鐘發現、5分鐘定位、10分鐘處置”要求,大幅提升雲網事件的自動處理水平,關鍵環節自動化率達86%;依託資源拓撲和運行數據,實現大部分雲網安全隱患自動發現。

在成本數字化領域,將雲網運營成本支出和維護事項關聯率提升到90%,每一筆支出均關聯到具體的工作內容,實現“花錢必問效”,有效實現成本精細管控;支撐綠色發展,深挖機房、基站AI節能等能力,AI節能覆蓋扇區480萬個,盤活再利用機房17萬平方米,“綠網”行動節能超過10億千瓦時。

中國電信推進自智網絡的核心舉措

網絡大模型:AI賦智,打造最強雲網大腦

ChatG PT發佈後,中國電信領略到大模型的巨大潛力並快速落地。2023年9月,中國電信首發網絡大模型,於2024年發佈該模型的2.0版本,目前已規模應用於生產。中國電信基於自研基座大模型,發動全集團數萬名員工蒐集專業語料及各省、各單位個性化語料,與雲網操作系統豐富的BMO數據資產相結合,構建了大規模高質量數據集。中國電信星辰網絡大模型懂網絡、懂運營,同時配備了高效訓練、精準調優和多樣化的MaaS服務能力。該模型覆蓋雲網運營全專業,貫穿業務交付、維護、優化、用戶服務等重點流程,具有優秀的智能涌現力和價值創造力,較好支撐雲網運營應用從單智能體向多智能體演進。

2024年中國電信基於星辰網絡大模型,打造了開通卡單自愈、傳輸故障處置、無線故障處置、故障覆盤、綜合化維護、政企裝維、核心網高危指令稽覈、IP配置稽覈、IT運維、無線網優、規章制度、家寬裝維等12個場景的AI助手,全面嵌入31個省分公司的生產系統,並逐步從AI助手到智能體、從單環節到全流程演進,有效降低了人工環節耗時。

雲網操作系統:融合開放,打通“關節”強化“四肢”

作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管理系統,雲網操作系統是雲網運營自智的重要載體和手段。中國電信按照“雲化、解耦、融合、自動、智能”的總體原則,持續推進雲網操作系統研發部署。目前,雲網操作系統已納管中國電信全專業網絡,其數據底座具備全程全網一體化的支撐能力,用戶業務資源樹、雲網連接圖實現跨域、跨專業的拉通和關聯,提供用戶角度和業務視角的端到端拓撲圖。

雲網操作系統打破傳統網管系統縱向“煙囪”,通過統一採控接口,實現原有系統的解耦和能力開放。2024年中國電信推進新舊接口的割接切換,組織舊系統下線。解耦後的能力通過企業能力網關統一管理,雲網API超過20萬個。中國電信通過全集團統一的企業能力網關,做到了能力“一點註冊,全網服務”;通過能力一體化供給,支撐上層應用快速開發上線,充分發揮開放共享價值。雲網操作系統的數據底座和開放能力,能夠提供雲網感知、控制能力,類似雲網大腦的“眼睛”和“手腳”,是雲網運營自動化、智能化推進的前提與基礎。雲網操作系統還提供AI分佈式調度能力和低代碼開發平臺,統一管理AI大小模型,爲全網提供統一模型工具鏈、一體化訓練推理能力、一體化應用開發部署能力。低代碼平臺能夠提供大屏設計、AI助手開發等能力,支持一鍵加載,通用場景完全可實現“零代碼”開發。2024年低代碼平臺支撐全網上線超過1000個應用,支撐3300多名運維人員實現轉型。

NaaS能力開放:生態合作,共創自智網絡價值

自智網絡的最終價值體現於商業價值。除了促進內部提質增效外,對外開放雲網資源能力,支持集成和被集成,與產業夥伴共同滿足用戶大規模定製需求,是充分發揮雲網資源價值的重要途徑。中國電信發佈崑崙雲網能力開放和生態開發者平臺,能夠實現能力一鍵發佈、靈活調用、一站式開發。

崑崙平臺生態夥伴用戶數已超過5000人,上線產品500多個,累計雲網能力調用超過700億次。崑崙平臺重視行業生態建設,首創多個行業第一。該平臺被GSMA授予全球首個Open Gateway Open Lab,發佈全球首個經典案例,完成7個Open Gateway標準API能力認證,在全球運營商中排名第一,並支撐舉辦運營商首個國際編程馬拉松。通過開發者大賽,中國電信營造了通信能力開放生態,挖掘了一大批有商業潛力的應用,爲後續推廣創造了廣闊空間。

中國電信積極參與國內、國際標準活動,先後參與了TM Forum全球、亞太、中國自智網絡產業峰會,以及“MWC上海”等20多個產業活動;組織召開國際運營商雲網運營自智圓桌論壇,共有30多家國際運營商參加,發佈《雲網運營自智白皮書4.0》。中國電信在ITU-T、ETSI首次提出網絡大模型標準,主導國際標準立項15項;佈局行業標準,在CCSA牽頭立項7項。中國電信入選ITU-T AI4GOOD優秀案例集,並獲得“最佳行業影響力獎”、“鼎新杯”數字化轉型標杆獎、“華彩杯”總決賽一等獎等重要獎項。“中國電信網絡大模型”入選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優秀案例,並通過“通信大模型專項評估”獲得“4+級”評級,成爲國內首家達到該評級的企業。

未來展望

“Networking for AI”與“AIfor Networking”互促互進

一方面,隨着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智算對網絡帶寬、時延、靈活性等指標提出更高要求,推動了網絡加速發展,具體表現爲帶寬需求持續增長,質量要求廣域無損,網絡資源調度要求更加靈活;另一方面,“光纖+5G+衛星+量子”多種技術疊加,傳統網絡在發展成爲更強大、彈性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網絡運營的複雜度。網絡虛擬化及雲原生推動網絡開放、動態、集中管理,而AI恰好適合電信網絡的分佈式特徵,能夠助力雲網全生命週期運營的優化和自動化。

AI將成爲雲網運營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中,中國電信堅持網是基礎、云爲核心,充分發揮雲網融合優勢,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方向,乘勢而上,紮實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快AI融入網絡,促進雲網運營自智加速邁向L4。

高價值場景牽引,邁向L4全流程數字化

AI網絡大模型賦能雲網運營,嵌入生產流程,中國電信將其整體發展分爲四個階段(A1到A4):A1作爲諮詢者,爲運維人員提供諮詢服務;A2作爲合作者,與雲網工程師共同合作,參與問題的解決;A3作爲高級專家,可替代部分雲網工程師的工作;A4作爲智能體,可全流程自動化執行操作。在網絡運維各階段,網絡大模型分別以知識助手、作業助手、智能體等形式出現。

2024年,中國電信已上線的AI助手均完成了A1到A3階段的演進,正在通過智能體編排向A4階段演進。2025年將進一步加速向L4跨域拉通、端到端自動化、智能化演進,通過能力提升實現集中操作維護自動化、無人化,以及現場維護服務自助化、少人化的目標。中國電信按照PDOS(產品、交付、運營、服務)流程框架體系全面梳理分析企業存量流程,根據問題和價值導向,完成L4高價值場景的篩選和規劃。中國電信後續將聚焦PDOS端到端拉通,全面推進全流程數字化,以流程變革促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