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模型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開源驅動應用向縱深突破
近年來,受人工智能(AI)政策支持,場景應用滲透提速等諸多因素推動,AI大模型市場規模持續攀升,相關領域發生多起大額投資事件,持續受到市場關注。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大模型開發平臺市場規模達16.9億元人民幣。IDC中國人工智能研究總監盧言霞表示,當前,大模型平臺建設主要是圍繞平臺開發應用的形式展開。未來,一方面需持續降低平臺的使用門檻,爲用戶提供低代碼靈活的應用開發工具;另一方面則需面向專業人員持續打造高代碼態完善的開發工具。
場景應用持續滲透拓寬市場規模
IDC報告指出,央國企採購大模型平臺開發各種辦公助手類提升生產力的應用,非央國企的行業企業使用大模型平臺支持營銷、客服等場景,互聯網企業則傾向於在公有云的大模型平臺上調用API來支持各種互娛類應用,這些AI應用的開發驅動了平臺市場的增長。
從市場格局的角度,位居市場前六的廠商包括:百度智能雲、阿里雲、商湯科技、智譜AI、電信AI以及稀宇科技。此外,大力投入RAG技術並推進企業級智能體自優化的中數睿智、較早推出大模型平臺的神州數碼、軟通動力等也是該領域值得關注的廠商。
出海已成爲致力於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中國企業的不二選擇,尤其在生成式AI領域,社交、視頻生成、音樂生成、遊戲、AI翻譯等中國的AI出海應用開始風靡全球。
ID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出海大模型平臺市場規模達8.6億元人民幣,用戶主要在Azure上使用OpenAI GPT、在亞馬遜雲科技上使用Claude等。中國出海的企業中,也有衆多企業選擇在阿里雲上使用大模型平臺。
AI大模型領域投資金額持續增長
隨着Chat GPT、DeepSeek等現象級大模型產品相繼問世,全球積極探索AI大模型商業化落地應用,AIGC技術實現跨越式突破,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已然開啓。AI大模型也成爲市場投資的重要方向。
今年5月20日,美圖公告宣佈與阿里簽署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可轉債協議,雙方將在電商平臺、AI技術、雲計算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在公司的2025上半年財報電話會上,美圖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欣鴻透露,與阿里的合作分爲大模型、電商和雲服務三塊,目前美圖不會再做自己的視頻基礎模型,在視頻模型方面應用阿里通義多模態、萬相視頻大模型等模型;在電商方面,結合美圖AI試衣能力以及阿里商家的服裝資源聯合推進“AI試衣”功能,以及美圖設計室輸出部分能力如“AI商品圖”進淘天商家後臺讓商家體驗。
近日,清科研究中心發佈的《2024年中國AI產業投資藍皮書》(簡稱“藍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AI產業領域共有投資案例1156起,披露總投資金額近850億元;2024年AI領域投資輪次偏早期,A輪及A輪之前投資案例數佔比近7成;A輪、B輪的平均投資金額均過億元。
藍皮書顯示,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59億美元,同比36.2%;預計2025年全球算力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美元,中國算力市場貢獻度預計超過25%。AI大模型市場迎來大爆發,多模態模型和生成式AI或將主導市場增長,預計2025年生成式AI在企業端的滲透率將突破30%,金融、零售、製造等行業的智能化改造將釋放萬億級市場空間。
根據清科創業私募通數據統計,北京、上海、深圳、江蘇、浙江等五個地區在AI產業領域合計投資案例975起,佔比84.3%;合計投資金額744.3億元,佔比87.8%。據瞭解,杭州近期推出了“杭創E站”平臺。該平臺創新推出覆蓋“投、貸、補、擔、保”五位一體的科創企業服務機制,根據科創企業的發展特徵,將涉企政務數據與金融機構自有數據資源融合賦能、融資增信,提升企業綜合信用評估能力,打造覆蓋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聯動服務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