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聯:對不同類型不同特點殘疾人採取更有針對性幫扶措施

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 (樑秋坪、劉橦潔)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有關情況。

按照我們國家殘疾分類標準,一共有七類殘疾,就是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還有多重殘疾。長期以來,我們國家針對不同類別殘疾人的特點,分類施策、精準服務。

中國殘聯副主席、副理事長李東梅表示,2022年起開始施行的第一期三年行動就已經通過輔助性就業和集中就業的形式,將殘疾人的託養、康復、就業結合起來,讓智力、精神、多重和重度肢體殘疾人能夠體驗到勞動和勞動後獲得報酬的快樂。基於以上的經驗,第二期三年行動將促進殘疾人輔助性就業行動作爲一個專項來予以明確下來,同時還明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比如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爲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無償提供運營場所或給予場地租金補貼,在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設置社會工作崗位,配備殘疾人就業服務員,將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鼓勵、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等。

盲人作爲就業特別困難的羣體,連續兩期三年行動均專設針對盲人羣體的幫扶行動,與第一期三年行動不同的是,這次盲人就業實現了從“盲人按摩就業促進行動”到“盲人就業幫扶行動”,旨在通過託底幫扶和多種形式的扶持,助力視力殘疾人在包括盲人按摩在內的多個行業中實現更加充分地就業。

在促進聾人就業、提升聾人就業技能方面,《“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提出“爲殘疾人特別是聾人蔘加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提供無障礙支持服務”。《“十四五”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提出“針對殘疾人身心特點以及盲文、手語等特殊需求,加強殘疾人職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在落實第二期三年行動中,中國殘聯將指導地方統籌用好已有政策,對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殘疾人採取更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