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三閱兵在即 黨史展覽館展出「閱兵車」受矚

2019年中共閱兵使用的檢閱車,目前正展出於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記者廖士鋒/攝影)

中共即將在抗戰勝利80年之際舉行九三閱兵,本週末就會迎來第二次大規模預演,而在北京朝陽區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也在15日向公衆開放全新的展覽,訴說中共是全國抗戰「中流砥柱」的敘事。值得一提的是,館內還展出了先前中共閱兵所使用的同型車輛,由於顯得氣派豪華,吸引不少民衆駐足與關注。

隸屬於中共中央宣傳部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15日向民衆開放新展「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檔案展」等四個抗戰80年專題展覽。展覽由該館與中共中央辦公廳旗下「中央檔案館」合作,份量不輕,着重突出共產黨在抗戰時期的作用,強調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英勇作戰,成爲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後勝利」。

本報記者現場看到,展覽共設置8個單元,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談起,展出衆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出的通稿與通電,尤其是一份該政權1932年4月15日「對日抗戰宣言」,解說看板強調「比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早了9年」。現場展出的文件還有「反對國民黨出賣淞滬協定通電」、「爲反對日本吞併華北和蔣介石賣國宣言」、「抗日救國宣言」等,呈現一二八事件後,當時正在「長征」的中共立場,例如標榜「北上抗日」等。

除了多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文件外,展覽也批評國民政府與日本關東軍簽訂「塘沽協定」,使整個華北門戶洞開,「爲日軍進一步擴大侵略提供了條件」。

在全面抗戰階段,展覽強調中國共產黨「是奪取抗戰勝利正確方向的引領者」。而對於向來備受關注的「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史觀,展覽則指出,「隨着敵後抗日遊擊戰的發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逐漸形成以國民黨軍隊爲主體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敵後戰場的兩個戰場」。「兩個戰場在戰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應」,而中共領導的「人民武裝」,「爲奪取最後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專闢一個部分,批評抗戰期間「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活動」,包含皖南事變(新四軍事件)、閃擊延安計劃等,以及展示當時中共如何動員宣傳手段反擊並「消滅黨內外對國民黨及蔣介石的各種錯誤思想」。

此外,由於中共馬上要進行九三閱兵,展館內的一處展出了先前中共歷次閱兵使用的車輛,也受到不少民衆的關注。

現場一位對閱兵車頗有研究的北京本地高校學生表示,2015年中共的閱兵車是「7600」,2019年時是「7601」,至於今年,他估測可能是「7601」或者會有新款推出。此外諸多遊客也對紀念品商店裡販售的「閱兵車」冰箱貼與徽章深感興趣,甚至館方也祭出限量販售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抗戰勝利70年時,中共使用的檢閱車爲紅旗「CA7600J」,車牌是中共國徽,創下首次記錄,檢閱車爲防彈車,車重4.5噸,車身採用固定檢閱臺,加裝檢閱扶手,並在80毫米範圍內可調節,而陪閱車、備用車車牌爲「VA01945」、「VA02015」;2019年中共建政70年時,檢閱車則使用紅旗「T196」(也稱CA7601J),當時車牌亦是中共國徽,陪閱車、備用車車牌分別爲「VA01949」、「VA02019」。

抗戰勝利80年之際,中共黨史館8月中旬推出《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檔案展》、《爲了共同的事業—從西班牙戰場到中國抗日戰場》、《雪冷血熱—東北抗聯遺址出土文物特展》、《改變世界的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視閾的中國抗戰》4個專題展覽。(記者廖士鋒/攝影)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隸屬於中共中宣部,在北京市朝陽區,建築面積14.7萬平方公尺,於2018年開工建設,2021年6月開館,展出中共黨史上的重要事件與內容。(記者廖士鋒/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