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臺滲透日趨嚴重 徐斯儉:今年起訴64名間諜

國安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表示,近年中共政權併吞中華民國臺灣主權的企圖,已成國安最大威脅,且對臺灣內部的滲透分化越來越嚴重,今年已起訴了64名間諜,是2021年的3倍,這也是爲何政府最近推出因應統戰17項策略的原因。(黃敬文攝)

臺灣大學國家安全暨戰略研究社今(24)日舉辦「2025青年國家安全論壇 — 川普2.0時代下的美中臺三邊關係」,國安會議副秘書長徐斯儉出席致詞時表示,近年中共政權併吞中華民國臺灣主權的企圖,已成國安最大威脅,且對臺灣內部的滲透分化越來越嚴重,今年已起訴了64名間諜,是2021年的3倍,這也是爲何政府最近推出因應統戰17項策略的原因。

徐斯儉指出,國家安全除了要抓準價值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國家的安全,將國家的利益最大化,以及維持國家可持續的發展,在國家的價值定位上,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週年談話中提到,沒有任何1個臺灣人會放棄民主自由的生活,也沒有任何1位總統可以背離民主自由的價值,我們是在民主體體制跟專制體制間做出一種價值選擇,這沒有模糊空間,同時這將不只影響國家定位,也將影響包括軍事、安全及經貿各方面的對外政策方向。

他說,這幾年在許多國際多邊及雙邊的場合中,都有1個論述成爲多數民主國家的共識,就是「臺海的和平與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從國安的角度而言,這是1個近年非常重要、有利的外交方向,應該善用臺灣處於第一島鏈核心的一員戰略位置,以及作爲全球半導體及ICT產業供應鏈核心的優勢,謀取國家最大的外交利益與進展。

徐斯儉提到,賴清德總統延續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路線,政府將秉持4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多次演講中也都以最大程度團結國人,作爲基本的國安政策定位,全體國人不分族羣也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或是臺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

他指出,在國防方面,自蔡總統任期開始,我方與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就不斷深化,國軍在不對稱作戰的原則指導下,已經積極修改新的防衛作戰計劃,同時強化後備部隊與教召,並對灰色地帶襲擾提出硬處,近年來賴總統也要求國軍進行更爲擬真的演習和戰備整備,並積極培育發展自主國防科技與產業,從2020年起不斷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希望防衛臺灣成爲全臺灣社會的一種共同意識與責任。

在經濟方面,徐斯儉說,賴清德曾提到,立足臺灣、佈局全球、加強美國,爲臺灣在全球經貿戰略上做了最清晰的界定,同時也將擴大美國以外與更多自由民主市場的連結,如此佈局是爲了讓臺灣在國際經濟體系中有更好的活力與韌性,打造非紅供應鏈,成爲全球民主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夥伴,而臺商的佈局全球「當然有包括中國在裡面」。

他提醒,這個時代是國際關係典範轉移的開始,當今的國際政治中,政治價值、經濟利益、地緣戰略、軍事發展之間的關聯度已越來越高了,想要在1個範疇得利,而不願在另1個範疇付出代價的空間,已變得越來越小,當今的臺灣亦早非過去的臺灣,用過去的邏輯來看世界、思考未來,恐怕會有明顯的盲區。

徐斯儉強調,必須要善用自己的處境與地位所帶來的優勢和機會,尤其當既有的國際組織與規範開始逐漸弱化,大國的競爭與地緣政治重回舞臺,國家安全的戰略選擇必須基於現實考量,但也不能輕易放棄價值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