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在模型效率和研發取得顯著進展 諾貝爾獎得主:中美AI差距縮小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Michael Spence)17日談及中美人工智慧(AI)發展時表示,兩國AI領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圖/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科技戰近年如火如荼,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Michael Spence)17日談及中美人工智慧(AI)發展時表示,兩國AI領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且開源模型越來越多,中國在AI模型效率和研發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封面新聞報導,史賓塞線上出席2025年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時,談及AI發展表示,自從中國AI新創企業DeepSeek橫空出世以來,如今愈來愈多開源AI小模型出現,無論是中國或美國企業,都投入研究依賴於大模型的小模型,這不僅實用且便宜,進而對全球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人工智慧研究機構Stanford HAI於4月公佈「2025年人工智慧指數報告」顯示,中美AI模型在2023年底的基礎測試表現上,美國模型曾在多項指標領先中國17.5至31.6個百分點,但時至2024年底,差距已縮小至僅0.3至8.1個百分點。
史賓塞在會上指出,中美在AI領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未來最重要的是確保AI發展不只侷限於某些公司或某些行業,而是能被廣泛地用來提高生產力。他強調,我們正步入快速變化期,希望在全世界部署AI。
另一方面,在中美角力背景下,全球經貿格局發生演變。史賓塞指出,儘管美國政府表現出反多邊主義的傾向,但歐洲、中國和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有可能更加支持多邊主義。「未來還是會有多邊體系,因爲除了美國之外的最主要的國家都是非常強大的,而且他們承諾要建立多邊關係,甚至在未來美國可能會重新加入。」
面對技術與經濟變局,史賓塞強調,全球化與多邊主義仍是不可逆的歷史潮流,中國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AI與經濟制度的包容性發展,實現全球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