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對美3大主要能源進口 6月幾清零 美:不希望與中脫鉤

中國已逐步減少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路透)

據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中方從美國進口三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數量已幾近清零;近幾個月來,中國對美國玉米等農產品的進口也有所減少。中國媒體解讀指出,這顯示自美國總統川普發起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買家逐步減少進口美國能源,尋求多元化能源供應渠道的因應方式已奏效。另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3日對下週在瑞典舉行的美中貿易談判表示,美國不希望與中國脫鉤,只希望去風險化部分供應鏈。

觀察者網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對中國收取高關稅並在貿易問題上反覆無常,中國除也自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及原油等加徵關稅反制,也逐步減少進口美國能源,尋求多元化能源供應渠道。

從美國到中國的能源流動已逐漸減少,這一情況在上個月達到頂點。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作爲全球原油最大買家,6月份,中國自美國未進口任何原油,爲近三年來首次。去年6月,中國從美國的原油採購價值近8億美元(約57億人民幣)。美國天然氣上月對華出口量連續第四個月爲零。

7月初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三個月(3月至5月)避免購買美國原油,中國買家的缺席導致美國海外原油銷售量暴跌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在煤炭部分,6月份,美國煤炭對華出口也連續第二個月縮減至僅幾百美元;相較之下,去年6月,中方購買了價值超過9000萬美元的美國煤炭。

中國和美國分別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買家和賣家。報導指出,美國濫施關稅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令中美開始在LNG領域「脫鉤」。去年,中國僅有6%的LNG來自美國,低於2021年11%的峰值。今年4月18日一份航運數據指出,中國停止進口LNG的時間不斷增加,截至當時已持續超過70天,不斷刷新五年以來的間隔紀錄。

此外,近幾個月以來,中國對美國玉米等農產品的進口也有所減少。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截至目前,中國對2025-26年度美國大豆和玉米的遠期採購量爲零。

與此同時,中國買家一直在積極多元化其大宗商品進口市場。中方目前大部分原油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美國僅勉強進入前十。俄羅斯也成爲中國天然氣進口的重要來源。中國也正致力於提高國內天然氣的產量,以強化能源安全保障。

另,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擬下週與中國代表在瑞典會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3日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寬限期可以再延長90天,好消息是美中談判回到軌道上,能夠定期會面,美國不希望與中國脫鉤,只希望去風險化部分供應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說,美方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讓美國可以出口更多商品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