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星不與中美任一方脫鉤
新加坡國會選舉3日投票,民衆投票。(鄭任南攝)
大陸學者與專家普遍認爲,新加坡在前總理李顯龍奠定的基礎上,中星關係未來必是李規黃隨,不尋求與中美任一方脫鉤,持續強化與大陸合作,並在許多敏感或重要會談上,以新加坡特有的中立地位發揮關鍵角色。
中星關係主要由李光耀家族掌權時立下基礎,李顯龍接任總理後,中美開始對抗、臺海緊張,李運用高超外交手腕,讓新加坡獲取重大關注。
2022年中共舉行20大,隔年政府換屆,李顯龍2023年3月底訪問中國,獲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政協主席王滬寧會見,7名常委中,李一口氣見了4位,可見北京對其重視。習近平與李顯龍共同確立中星「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的新定位。
李顯龍在會見習近平時表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鼓吹「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嚴重後果。新加坡主張國與國應相互尊重,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卸下總理後,李顯龍去年11月下旬訪中,他回國後說,新加坡要取得成功,應與中國合作,不應與其對立。這番論調,基本上說明在中美對抗、兩岸關係緊張下,中星關係的主軸。
大陸學者認爲,升級版「星中自由貿易協定」已於2024年12月31日起生效,將方便新加坡企業赴中國投資,美國濫施關稅後,雙方經貿合作將更緊密,中方一直積極推動的南海行爲準則協商,相信新加坡會更加支持。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多次表示,新加坡與美國有着「密切的夥伴關係」,包括國防、網路安全、核能等合作,相信在川普任期內可持續加強;去年會見習近平時他說,星中關係基於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贏。完全理解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堅定恪守一箇中國原則。
2018年6月12日,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峰會,時任白宮副發言人夏哈在回答隨行媒體提問爲何川金會選在新加坡時回答:「第一是安全、第二是中立、第三是有經驗。」有經驗指的是2015年新加坡馬習會,這三點堪稱總結新加坡在中美之間的危機管理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