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技術標準恐脫鉤? 學者:陸需應對「平行價值鏈」

▲中美貿易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對於美國可能的長期經濟壓制,大陸學者倡議,北京應該做好應對「平行價值鏈」的準備,因爲一旦中美在技術上和標準上分道揚鑣,產業上也就會形成不同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秦升近日在北京一場活動中表示,美國所掌握的高技術的範圍越來越小,那麼高技術產業所貢獻的附加值、應用的範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就越來越小。

他認爲,現在的趨勢是美國在創新的節奏上和競爭對手相比越來越慢,與此同時,中國不斷在中高技術領域擴大市場佔有率,降低成本。

秦升稱,從實力的角度看,雖然美國處在絕對的下降趨勢,但仍然具有絕對的優勢。川普的做法就是利用美國目前仍然具有的技術、經濟、軍事上的實力地位,來扭轉實力下降的態勢,把技術-經濟-軍事這樣一個體系推向正循環。

▲貿易戰。(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秦升建議,技術上,中國需要另闢蹊徑,尋找新的賽道和美國比賽。例如發展電動車,就是換賽道,今天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成就就是很好的證明。如果中國還是在燃油車領域和西方國家競爭,比亞迪等企業不可能崛起。

另外,他認爲,中國需要加大支持自主技術創新,比如華爲推出的鴻蒙系統,如果官方不支持,僅僅依靠市場,那麼很有可能競爭不過成熟的西方系統。

經濟上,秦升指出,中國要做好應對「平行價值鏈」的準備,也有學者用「半球化」,意思其實是一樣的,因爲一旦技術上和標準上分道揚鑣,那麼產業上肯定形成不同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而目前很多產業都在做這樣的準備。

另外,在川普全球樹敵的階段,秦升提到,中國要加強和歐洲、東亞、拉美這些國家的產業合作,爭取和這些國家形成緊密的經濟聯繫,減少川普政策對中國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