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轍?時隔7年匯洲智能再被立案 頻繁關聯交易曝出業績造假

財聯社5月9日訊(記者 羅禕辰)在經歷立案調查、債務重組等一系列危機後,曾經的*ST天馬成功摘帽並改名爲匯洲智能(002122.SZ)。但好景不長,走出泥潭的匯洲智能於2024年再度虧損,近日更是曝出涉嫌信披違被證監會立案。

梳理公司發展歷史,早在2018年,匯洲智能就曾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在原實控人徐茂棟主導下,公司涉及違規擔保、資金佔用及財務造假的行爲。此次立案也引爆了後續一連串危機,匯洲智能一度瀕臨退市邊緣。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此次匯洲智能涉及的主要問題是財務造假。4月29日,匯洲智能公告收到浙江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和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其中,浙江證監局檢查發現公司虛增收入並且對一份借款合同的重大進展未進行披露。同日,公司披露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但未公告涉及哪些具體問題。

據悉,虛增收入可追溯至2019年的一起關聯收購。彼時,上市公司尚處於*ST天馬時期,實控人徐茂棟深陷債務違約泥潭,以武劍飛爲首的團隊進入*ST天馬主導債務重整,武劍飛本人於2018年被選舉爲董事長。

此後,*ST天馬開始大舉調整業務,在加碼佈局傳媒互聯網的同時陸續剝離傳統機牀業務。在新董事長武劍飛主導下,公司首個收購目標鎖定武劍飛控制的徐州長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徐州長華),上市公司耗資8.17億元取得徐州長華所有股權,徐州長華主要資產爲持有的北京熱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熱熱文化”)66.67%的股權、中科華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華世”)81.15%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熱熱文化和中科華世實現財務並表。

這起耗資8.17億元的收購,評估增值 877.14%,由此產生了約6.48億元商譽。與之相對應,交易對手徐州長華原股東承諾熱熱文化和中科華世2019年至2021年累計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85億元和8100萬元。

此後三年,這兩家公司在上市公司年報中被描述爲經營良好,三年累計扣非淨利潤分別達到1.92億元和8382.52萬元,超額兌現承諾。但真實情況是兩家公司在2019-2020年連續業績造假,據近期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顯示,兩家公司經過更正後的累計扣非淨利潤分別爲1.68億元和7546.67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

該事件也直接影響上市公司2019-2020年業績。匯洲智能近日發佈的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調減5990.19 萬元,佔當年營業總收入的5.08%,歸母淨利潤調減金額爲1064.96萬元,佔比0.64%;2020年營收調減9688.56 萬元,佔比13.42%, 歸母淨利潤調減1184.70 萬元,佔比7.41%。

由於未完成業績承諾,經上市公司與徐州長華原股東溝通,後者將在今年6月30日前支付4143.59萬元補償金。與業績補償拖延相比,與此次收購帶來的實際損失更爲嚴重。資料顯示,三年承諾期之後,熱熱文化和中科華世的業績迅速惡化,2022-2024年連續三年虧損。上市公司方面也於2022年末計提了相關全部商譽,由此造成匯洲智能當年扣非後淨利潤虧損達10.9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前述收購徐州長華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外,匯洲智能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多起關聯交易,是否有更多暗雷尚未被發現,還有待監管進一步調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