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觀察 | 營收增長背後 天安中國住宅與產業雙輪並進
觀點網 近日,一家老牌港資房企——天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公佈披露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個月中期業績。
報告顯示,2025上半年,該集團收入達86.70億港元,同比增長4.6倍;股東應占溢利爲23.45億港元,同比激增29倍,每股盈利159.94港仙。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股東應占每股資產淨值爲19.75港元。
產城園區評論獲悉,天安中國在內地開發及投資住宅、辦公樓及商用物業,同時涉足物業管理、醫院及康養業務,並在香港開展物業投資。
報告期間,其收入主要源自物業發展、物業投資、健康醫護、其他營運(主要包括物業管理、護老服務和買賣建築材料)四項主要業務。
具體來看,物業發展業務收入74.06億港元,佔天安總收入大部分,分部溢利爲44.18億港元,是其盈利主要來源。
報告提到,該部分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上海天安1號二期(C區)項目交付帶來的收入確認。另據產城園區評論瞭解,天安1號二期加推已於8月份過會,預計將在下半年收益上有所體現。
物業投資方面,報告期內錄得收入爲2.77億港元,但分部虧損1.90億港元。天安表示,主要受投資物業公允價值減少所致。
此外,健康醫護分部收入爲7.57億港元,分部溢利爲4513萬港元;其他營運分部收入爲2.31億港元,分部溢利爲4589萬港元。
截至6月30日,天安總應占已登記銷售面積6.23萬平方米,已竣工樓面面積13.56萬平方米,在建樓面面積118.6萬平方米。
項目進展方面,天安中國於報告中披露,當前深圳天安雲谷第三期已開工,該項目樓面約111萬平方米,預計將於2027年-2028年分階段竣工。
產城園區評論瞭解到,天安雲谷產業園位於位於阪田華爲新城片區內,毗鄰華爲總部基地。該項目佔地面積7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其中工業與研發面積140萬平方米,產業配套面積49.78萬平方米,酒店6萬平方米,商業面積15.92平方米,住宅面積約70萬平方米。
項目分六期建設,由天安中國與香港新鴻基金融集團爲主要股東的深圳天安駿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開發,項目作爲集科技、商業、生活、文化、教育等於一體的“世界級智慧產業綜合體”,旨在發展以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爲代表的新興產業,同時發展在阪田乃至深圳有強大產業鏈基礎的IC設計、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等信息產業,並發展依託信息技術的智能電網產業。該項目管理單位爲天安數碼城(龍崗)公司。
作爲二級產業園區早期的市場化代表模式“南天安、北聯東”主角之一,天安數碼城集團由天安中國與深業泰然集團共同合資設立。公司核心業務爲城市產業地產開發與經營,科技園區開發、運營、創業服務及投融資服務等。
目前天安數碼城集團在全國13個城市開發運營了23座科技園區,項目覆蓋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環渤海和西南經濟圈等核心經濟圈,開發及運營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
產城園區評論獲悉,天安數碼城通過“一體兩翼”服務模式,即以創新企業生態圈建設爲核心,以智慧園區和金控平臺爲支撐,旨在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作爲集團產業園區的發源地,多年來天安數碼城已在深圳打造多個標杆代表項目。
其中,深圳福田天安數碼城於1990年啓動運作,項目總用地面積3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是深圳唯一的國家級民營科技園,國家級孵化器。
目前,該園區以通訊及電子設備製造商、計算機軟硬件、文化創意和生產性服務業四大產業爲主導,入駐3000多家優質企業,5萬多名高素質人才。
深圳龍崗天安數碼城項目於2005年10月啓動運作,項目總用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被視爲天安數碼城(集團)“創新企業生態圈”的首個實踐園區和成功典範。
這一園區聚集電子信息、軟件、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400餘家,累計服務上市公司20家,創新人才15000餘人,年產值達100億元。當前,園區已完成一到三期的開發運營,正進行四期建設。
而深圳南灣天安數碼城、深圳龍華天安數碼城均爲城市更新項目,將打造成以“數字經濟”相關產業爲核心的創新型智能產業園。
此外,除“大本營”深圳外,天安數碼城集團亦將版圖逐漸擴大至全國多地。截至目前,天安數碼城集團已在廣東、江蘇、天津、山東、重慶內13個城市共有20個已建或在建的天安數碼城,累計引進入駐企業10000+家。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