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證監會大消息
市場全天震盪調整,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盤面上,併購重組及ST股集體大漲,光智科技等多股漲停。港口航運股再度走強,南京港等漲停。大消費股展開反彈,食品、美容、寵物等方向走強,巴比食品等漲停。下跌方面,機器人概念股迎來調整,龍溪股份等多股跌超5%。高位股繼續獲資金追捧,中毅達等多股漲停。
截至收盤,滬指漲0.00%,深成指跌0.08%,創業板指跌0.33%。大小指數走勢分化,微盤股指數漲超2%再創新高。市場熱點較爲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3500只個股上漲,逾百股漲超9%。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0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30.7億。
併購重組概念全線爆發
今日,A股市場延續震盪分化,微盤股指數逆勢飄紅。
其中併購重組概念受消息面催化全線爆發,並再度帶動ST股走強。
消息面上,證監會公佈實施修訂後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鼓勵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首次建立簡易審覈程序;首次調整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監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機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掛鉤"安排。
分析人士認爲,此次文件修訂預計對相關併購重組概念股形成直接利好催化。不過由於併購重組其所涉及的細分方向較爲散亂,預計後續大概率還是以題材加分項的形式反覆活躍。
對於併購重組的投資機遇,中金公司建議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一是科創龍頭做優做強,本輪併購重組政策將對科技創新企業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傳統板塊的產業整合趨勢,結合歷史數據,行業集中度偏低的領域,企業併購重組意願相對較強;三是新形勢下國央企市值管理意願有望提升;四是未上市企業的多元選擇,在IPO環境變化背景下,不少未上市公司也選擇併購重組作爲公司方向性考量。
此外,港口航運、房地產、美容護理等方向同樣於盤中活躍,而機器人概念則再度遭遇調整。值得注意的是,隨着熱點的快速輪動,高位股人氣持續走強,成飛集成9連板,利君股份9天8板,連雲港、中毅達、尤夫股份等漲停,大葉股份等個股跟漲。
整體而言,目前市場增量資金不足的背景下,賺錢效應主要還是圍繞着低位板塊輪動以及高位股抱團這兩大方向所展開,故分析人士建議,應對上遵循上述邏輯尋找一些局部結構性機會。
涉及六大要點!證監會重磅發聲
今日,由深交所主辦的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深圳舉行,大會以"新質生產力:投資中國新機遇——開放創新的深圳市場"爲主題,國內外交易所、資管機構代表近400人蔘會,大會通過多種形式展現中國資產和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
圍繞着中國經濟和A股投資者價值、上市公司活力以及堅持資本市場開放等焦點問題以及未來資本市場相關政策定調,證監會副主席李明致辭中六大要點值得關注:
一是關於長錢長投。今年以來,社保、保險、年金等中長期資金累計淨買入A股超過2000億元,反映出中長期資金加速流入與股市穩中有漲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二是關於A股上市公司。 2024年以來新上市的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過9成,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成色和創新動能不斷提升。
三是關於回報投資者。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實施分紅2.4萬億元、回購股份1476億元,均創歷史新高,越來越多的企業一年多次分紅,滬深300指數股息率接近3.6%。
四是關於A股估值。滬深300市盈率12.6,明顯低於境外市場主要指數,配置價值進一步凸顯。投資中國意味着更高的確定性。
五是關於資本市場開放。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步伐將始終堅定。證監會將按照制度型開放的部署要求,加強對外開放頂層制度設計,着力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容相通,讓制度在推進雙向開放中更好發揮固根本、利長遠的基礎性作用。
六是將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政策措施。爲企業創新成長提供更加適配、更加包容的制度支撐。將持續引導上市公司積極通過現金分紅、回購增持、併購重組等方式提升投資價值,不斷打造高質量、有活力的上市公司羣體,爲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投資標的。此外,將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等機制安排,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申請新業務、設立新產品。
A股"穩中有進"趨勢延續
最後看下A股後市投資機遇。
近期,中美雙邊關稅超預期下降,直接帶動短期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和基本面預期改善,A股主要指數向上突破4月初缺口;與此同時,市場對關稅反覆的擔憂仍存在,且年初至今美國對華加徵的30%關稅仍保留,因此在當前位置部分資金止盈情緒有所升溫。
往後看,華西證券認爲,A股仍將處於震盪中穩步向上的趨勢中,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助力指數中樞不斷上移。例如第三批險資長期投資試點、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取模式改革、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新的安排等,均有利於爲A股注入增量資金和提升市場活躍度。
國泰海通證券業也認爲,中國A/H指數有望進一步緩步推高。首先,遍歷衝擊後,投資人對經濟形勢的認識已然充分;其次,股市是解決社會資本開支下降與資產管理需求上升的關鍵破局點,中央政治局表態"持續穩定與活躍資本市場"是重要標誌;此外,中國市場的底色向"可投資、重回報"轉變,股市風險溢價降低。因此,貼現率下降是如今中國股市上升的重要動力。
行業配置上,華西證券認建議,適度均衡配置,建議關注公用事業、創新藥、"新消費"相關板塊。主題方面,建議關注軍工、自主可控、併購重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