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蚊子攻克冰島 宣示暖化危害急迫近身
氣候暖化,溫度升高的趨勢愈發明顯,原來蚊子絕跡的冰島近來也被蚊子攻克。圖爲冰島西南部景點維克村(village of Vik)。路透
節氣過了「白露」,可天氣還真是熱得夠嗆,連幾天臺灣最高溫新北市都破攝氏39度,這夏天不但均溫破歷史紀錄,而且還大舉推進;高溫不僅是臺灣,比臺灣緯度高出許多的日本東京,高溫破35度已是常態,更恐怖的是熱死人的數字飆升;更糟的是溫度升高的趨勢愈發明顯,近五年,有366個國家氣象站測到歷史高溫,尤其駭人的是高溫時間已逼近80天。
毫無疑問,地球已經是個火球,可是各國及國際組織的對策只有增加暖化掛在嘴上的頻率,不客氣的說,「暖化」與「極端氣候」兩個詞已成爲各政府應對無方的遁詞,對地球火燒現象束手無策,頂多是出些「他馬的火燒了地球」的戲謔式科學紀錄片,至多也只有呼喊的作用,難道科學界、握有權力的政府完全拿不出辦法?
真的很急迫,那兩個詞已聽到大家無感,其實暖化的危害已經近身,最近一些科學證據或許能迫使失能的政府動起來。近身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北半球唯一沒有蚊子的冰島最近出現蚊子,很具體的族羣繁衍證據。
冰島位在北歐近北極圈,高緯酷寒,加上該地水域的面積超過陸域,因而蚊子的卵無法推進到繁衍的下個進程幼蟲孑孓,讓蚊子的繁衍中止在卵的階段;最近的發現讓人大呼糟糕,因爲冰島升溫,原來極凍的水域竟然變得適合蚊子繁衍自卵推進到幼蟲孑孓,這個進展等於宣佈地球除了南極洲的永凍層沒有蚊子,其它地區已完全被蚊子攻克。
另個例子是巴西亞馬遜雨林的角色變化。這塊地球最大的雨林被形容爲「地球之肺」,大面積的雨林可吸納生物界排出的碳,雨林製造的氧氣足以涵養地球生物界的存續;很不幸的是最近警訊頻傳,由於人類短利的大面積砍伐,加上雨林吸納碳的能力降低,也連帶影響降雨量顯著降低,連動的造成亞馬遜雨林對地球修補的功能弱化。
南極洲自史前年代穩定的永凍層上世紀末開始出現大面積的崩解,崩裂的冰山體積計量以「兆噸」爲單位,過去永凍的冰山孕育出洋流、氣旋,讓地球變得宜居;永凍層的崩解更嚴重的是還有太多不爲人類瞭解的生物沒有被瞭解的機會,大大加速人類生存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