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美對臺施壓 絕對不會只有關稅而已

川普政府對臺灣課徵32%對等關稅,政府上談判桌之前,必須先看看自己手上有哪些牌。路透

不用等到以後,現在就可以檢驗,看出賴政府對於美國川普政府預告對等關稅之後有多麼輕忽。除了先前行政團隊預估美方只會對我加徵10%的關稅,立即被真實的32%嚇醒之外,賴總統在消息宣佈之後纔開啓產業傾聽之旅,都顯得過分樂觀且應對遲鈍。現在,問題來了,上談判桌之前,我們手上的牌是什麼?

目前排隊要和美國談判的國家已達70多國,臺灣會排在何時還很難說。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8日透露,白宮已有一份「聯絡名單」,正在討論要優先處理哪些國家,點名包含「貿易逆差大國」將率先被要求上談判桌,並指川普希望臺灣加入阿拉斯加的天然氣管線工程計劃,爲此計劃提供一些財政資助,美方則在關稅讓步,稱這將是雙贏方案。

臺灣在上談判桌之前,當然必須先看看自己手上有哪些牌,而且站在對方的思維來思考。對川普政府來說,臺灣主要有三個價值,第一個是半導體制造能力;第二個是有錢;第三個是第一島鏈戰略地位。第三個問題複雜,不在此處討論之列,前兩個,其實川普已經逐步達成目的。

臺積電被迫加速移往亞利桑那州設廠,不只臺積電要變成「美積電」,近日再傳出聯電要和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合併,恐成「美聯電」,引發外界質疑,賴政府是「賣完大哥、賣二哥」。但晶片先進及成熟製程,美方都要緊緊掌握在手上,這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未來美方不但不會停,恐怕還會加大力道,勢不可逆。

第二個是川普認定臺灣很有錢,要我們繼續用力買買買。買武器、買農產品,買任何美國要我們買的東西。用力投資,除了臺積電的千億美元大投資之外,前述被點名參與的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工程之外,甚至像財政部長貝森特說得更直白,還可以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

美方除了用力敲下關稅大棒,無差別打擊所有產業,別忘了美方多次指責臺灣設下非關稅貿易壁壘,包括指控臺灣中央銀行操縱匯率,刻意維持新臺幣貶值格局來協助出口產業,這也是美方認定造成臺對美貿易大幅順差的原因之一。因此,即使最近新臺幣因外資撤出而貶值,未來美方恐逼迫新臺幣升值以利改變臺美貿易現況。還有美國先前多次提及,臺灣對美豬美牛的產品標示,是造成民衆不肯買的理由,美豬美牛免標示,恐怕也是可預見的。

每一個國家跟美國的關係都不同,這會影響各國談判的基礎。臺灣最需要美國的是什麼?除了經濟的倚賴,最大的應該是安全的承諾,光是這點,就足以讓臺灣被美國掐脖子,這點,美方也心知肚明。而在臺灣傾其所有之後,能不能夠換得我們最想要的安全?

這個大哉問的問題,就留給賴政府作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