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關稅風暴 賴政府只備護膝找不到救生圈

賴清德總統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右)。本報資料照

川普宣佈對等關稅,綠營再度喪事喜辦,側翼開心宣傳臺灣和中國同列關稅表,證明美國視臺灣是國家。可惜,這是張報價單,川普等着看各國如何埋單,不是跪吞高關稅就能保平安。只要貿易逆差還在紅線區,這把懸在臺灣頭上的大刀,隨時會再落下。

卓榮泰臉書聲稱徹夜不眠,準備報告因應對策,政院卻直到近午才發聲明「哭爸」不公平,指示經貿辦「嚴正交涉」。政院稱,川普計算不合理,但紐時等美媒已說明是依據各國對美貿易逆差除以貿易總額,再打對摺「定價」。逆差是鐵數字,政院卻稱,逆差數無法反應臺美高度互補性,尤其臺對美經濟國安巨大貢獻,加上臺灣積極查緝「洗產地」,如此還被課高關稅,很不合理。

卓內閣「疑美」言之有理,卻言之晚矣。賴總統宣稱與美方密切溝通,是誰去的?有據理力爭嗎?政府現在才「哭爸」,向國人賣慘有什麼用?更何況,這些話應在臺積承諾赴美投資前大聲說;甚至發動黑熊青鳥,比照宣傳大罷免的聲量力道在國際公開說,就像加拿大和墨西哥一樣反抗,不是嗎?現在纔去「嚴正交涉」,這劇本太假,反而讓人懷疑,賴政府根本欠缺「有效溝通管道」,早已準備跪領聖旨。

賴卓臉書被民衆灌爆,要求「對策」,只好拿出「嚴正交涉」糊弄民智。美國財長貝森特已向美國貿易伙伴示警,「千萬別採取報復行動」,若靜待談判有機會調低稅率。且不論賴清德有無談判管道,他還有籌碼嗎?送出臺積電還被課32%關稅,比日韓還慘;再加上經濟部長已催促資通供應鏈業者赴美投資,我國也承諾美方明年度國防預算金額達到GDP的3%,臺灣還能拿什麼要求降關稅?

川普關稅行政關稅命令指出,若有貿易伙伴對美國課徵報復關稅,可能增加對等關稅;若貿易伙伴做出重大補救,且對齊美國在經濟和國安議題上的立場,川普也可能減少或限制對等關稅。但是,美國生產製造能力或生產量持續惡化,也可能增加對等關稅。

換句話說,「嚴正交涉」是火上加油。而且只要川普不滿意,例如臺積電在美製造未提升市佔率,或者建廠進度受阻,32%隨時會加價。

綠營側翼大內宣「關稅表一中一臺」,並說中國稅率34+20,經濟一定更慘。殊不知,美中貿易戰多年,大陸早已調整貿易結構,美國佔中出口總金額已不到15%。側翼嘲笑中國「這回死更慘」,卻沒發現臺灣正在重蹈大陸覆轍,出口高度集中美國。更嚴重的是,臺灣並未加入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面對川普風暴全無避難所、替代市場。

關稅風暴充分揭露蔡政府以來過度單押美國的代價。臺灣本可在美中之間對衝避險,豈料助美重組「去中供應鏈」反而自食惡果。國際普遍認爲,川普關稅政策將替中國排除擴大自貿協定障礙,例如加入CPTPP、完成中日韓三國協定及中歐貿易協定。反觀臺灣,美豬美牛核食都開放了,籌碼釋盡,依然是貿易孤兒。

政府口袋裡只有針對受害產業的補貼對策,拿納稅錢彌補執政無能。臺灣經濟在賴清德掌舵下,眼看要觸礁,民進黨還在宣傳「籤連署、救臺灣」。若民粹如此有力,乾脆公投加入美國51州,不用跪川普就能免去關稅,也不必付軍費帳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