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機器人姚卯青:預計今年將出貨數千臺,已進軍海外市場 | 最前線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2025年被業界認爲是"具身智能的交卷年",尋找場景落地、推進商業化,成爲不少具身智能企業的主線任務。
剛剛過去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以「全球視角下的具身智能新機遇」爲主題的智啓具身論壇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現場舉行。智元機器人合夥人、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在論壇演講後接受了包括36氪在內的媒體採訪。
姚卯青表示,智元機器人目前線下量產的機器人已超2000臺,並且已經挖掘出一些具備可行性、能夠充分發揮具身機器人大模型泛化能力的落地場景。
對於智元2025年的出貨量數量,姚卯青預計將達到數千臺,下游應用場景則包括了工業場景、科研教育場景、展廳門店等交互場景。他表示,智元今年將進入“集中商業交付階段”。
今年7月,智元機器人中標了中國移動7800萬的大訂單,曾在業內引發關注。據姚卯青介紹,智元的機器人主要應用在移動運營商的營業廳,做一些接待講解等交互的工作。後續智元的人形機器人還會在酒店、銀行等服務接待的場景出現。
WAIC期間,智元機器人還攜手德馬科技,現場展示了首個真正數據驅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物流作業。據姚卯青介紹,智元與德馬科技合作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已經讓遠征A2-W的分揀速度提升至6秒鐘一件,已經能滿足部分服裝類電商企業的需求。
與此同時,姚卯青透露,智元已經啓動出海,產品從今年開始正在往海外交付,目前在北美、歐洲、中東、日韓、東南亞等地已有一些佈局。“因爲人力成本的因素,國外也在很積極地擁抱機器人,主要場景包括汽車行業、零售行業、服務行業等。”
不過,姚卯青也坦誠,由於訂單量快速增長,目前智元機器人也面臨着一定交付的挑戰。
“現在來看的話供應鏈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尤其上游的關節,減速器等,要想達到大產能同時保證產品一致性,還在整體提升的過程。現階段我們接觸的供應商,總體來講還是偏中小型的企業,我們也在陪他們成長。”姚卯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