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美」醫補訓練挨批「修理小孩給大人看」 衛福部:會給時間
▲石崇良今迴應「直美」相關修法遭質疑「修理小孩給大人看」。(圖/記者邱俊吉攝)
記者邱俊吉/臺北報導
近年部分年輕醫師未完成PGY(不分科)等訓練,直接到醫美診所工作,俗稱「直美」現象。衛福部日前公佈修法,擬加嚴規範光電治療等醫美處置,但遭醫師質疑「修理小孩給大人看」,強調應「不溯及既往」;衛福部迴應,能力訓練是政策核心,若補正,會給相關醫師一定時間完成PGY等必要訓練。
針對衛福部日前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草案,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陳亮甫今表示,若新制上路,衝擊最大的是過往畢業後直接投入醫美產業的醫師,其可能被迫回到醫院接受2年PGY訓練,若沒有完善銜接機制,醫師、醫院都將面臨安全、人力、行政等負擔。
陳亮甫指出,草案以「病患安全」爲理由提高制度門檻,但相關證據未充分公開,例如重大醫療事件是否與未受專科訓練的醫師有關,未完成PGY即進入醫美的人數、不同背景醫師涉及醫療事故的比例等資料也未公佈,衛福部應提供具體數據才能服衆。
此外,陳亮甫強調,若缺乏完整實證,政策恐遭疑「修理小孩給大人看」,也可能被解讀爲「關上直美大門」,且醫美產業爲何有吸引力讓大批醫師快速投入,也該是修法背後值得探討的問題。
對此,衛福部部長石崇良迴應,此次《特管辦法》修訂是爲提高醫療品質和病人安全,臺灣建立的專科醫師制度,本身即有品質要求,故政策希望「迴歸專科醫師訓練後才能具備基本能力」,各國也都是朝這樣的方向發展。
針對工會擔憂「溯及既往」、影響現有從業者權益,石崇良則說,所有法規修訂皆遵循「信賴保護原則」,通常有2種作法,分別是不溯及既往,或是給予一定過渡期,讓既有執業者補正。
石崇良強調,將權衡民衆利益與執業者權益,「但能力訓練還是最基礎的」,若採補正方式,將給予既有從業者時間完成必要的PGY等訓練,政府立場不會針對特定族羣,目標始終是確保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