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歷史、煥新未來!北科大鐘樓地標原貌修復 經典傳承工專記憶

▲北科大鐘樓地標原貌修復,經典傳承工專記憶。(圖/翻攝北科大校長王錫福臉書,下同)

記者陳弘修/臺北報導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10日舉行鐘樓整建竣工剪彩儀式,這座承載數十年校史與師生記憶的精神地標,煥然一新。此次整建計劃強調保留歷史原貌,修復工程延續原有結構與意象,並特別保留臺北工專時期的校徽,鐘樓周圍也同步進行空間美化與景觀改善,營造現代感與書卷氣息兼具的校園地景。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指出,民國70年(臺北工專時期),學校爲慶祝建校七十週年,由學長高明輝號召校友集資,在忠孝東路與建國南路口興建精神堡壘鐘樓,象徵學校精神與凝聚力,而鐘樓也見證了學校從臺北工專升格爲技術學院,再到成爲科技大學的歷程,是校園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次的修繕工程,在保留原有結構與意象的基礎上,以「建築外觀拉皮」方式進行,由曾設計先鋒國際大樓梯廳的建築師操刀,外觀保留工專時期的校徽、更新電子鐘,並重新規劃周邊園區空間。

王錫福表示,他非常感謝學長陳勝標發起設計競圖,並多次親訪工地、督導工程,將「聰明、勇敢」的精神與「誠、樸、精、勤」校訓融入設計,形塑出簡約現代、富含科技與藝文氣息的新地標。同時,他也誠摯感謝高齡90的學長王世雄,對於校園建設依舊積極支持,出錢出力、無私奉獻。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

▲北科大鐘樓重建竣工剪彩儀式。

臺唐工業董事長﹑璞樓科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王世雄致詞時也感性表示,無論畢業多久,北科大永遠是他最深的掛念。鐘樓的鐘聲再次響起,不只是時間的提醒,更是歷屆校友對學校深情的延續,也象徵對未來的祝福,希望年輕一代學子能夠珍惜並傳承這份心意,將來也能回饋母校。

談及鐘樓整建的推動過程,璞樓基金會董事長林啓瑞強調調,期盼鐘樓不只重現過往的榮耀,更能引領學校朝未來邁進,基金會也將致力協助學校拓展國際視野,包括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City Science Lab合作、推動學生赴美交流、辦理大學生科學研習計劃(UROP),支持北科大在人工智慧、機器人、智慧城市及AGI等新興科技領域的發展。

北科大校長王錫福最後在致謝也表示,鐘樓的重建能夠順利完成,來自無數校友與基金會的共同努力,他期待這座鐘樓未來繼續陪伴校友與北科師生,成爲新世代學子心中的精神象徵與光榮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