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磊山保經業務總經理林世德 打造保經模範生

磊山保經業務總經理林世德。 記者許正宏/攝影

今年是磊山保經成立15週年,每年不管業績或是人力皆穩定成長,2024年實收保費較2023年成長逾七成,在保險業寒冬中逆勢成長。而磊山保經二代林世德2020年接任業務總經理一職,談及未來發展方向,他提出透過積極發展數位化、業務制度雙軌並行,目標2030年磊山保經將達到280億元的保費規模。

一步一腳印 奠定基礎

林世德是政大保險系畢業,身爲「保險女王」李佳蓉之子,他一開始卻沒有打算走保險這條路,在母親從小嚴格的教養方式及金錢觀下,他從18歲就開始打工賺錢、自己打拚事業,大三時應徵上花期銀行的信用卡客服,但因爲本身個性喜愛具有挑戰性的事務,最後還是選擇進入從小耳濡目染、最熟悉的保險產業。

不過,他並未承接母親超級業務員的資源,而是挑戰在第一線開發陌生客戶,這也爲他日後奠定紮實的基礎。林世德在磊山保經也一步一腳印,從業務慢慢做到業務總監,之後也曾身兼多職,包含財務、資訊、培訓、通路發展等,一直到2020年接任業務總經理一職。

磊山保經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化發展,林世德說,磊山在2013年成立自己的資訊部門,主要是因爲公司發現「資訊」的重要性,不只是在後勤的支持,對客戶的服務及提升業務的專業能力都很重要,當時第一個做的是「模擬考系統」,而讓磊山的資訊化達到正式的起點,是在2017年時,磊山資訊團隊爲解決繁瑣行政流程,研發出智慧機器人「TIA」,提供業務員多元服務。

「以前業務員查詢保戶的保單內容,需要到保險公司官網的經代專區查詢,可能要花上15至30分鐘的時間,現在透過TIA僅需1、2分鐘就能即時查詢,發展到現在,幾乎磊山所有系統都能夠從TIA做串接」。

而在TIA的基礎下,2024年中,磊山保經推出「磊山e管家」,林世德說,這將是接下來磊山保戶服務跟開拓市場的重要利器,智能服務系統e管家只需使用LINE介面,就可以用全方位的保單管理功能與直接化操作介面,直接匯入保險存摺內容,幫助保戶輕鬆整理保單、及時查詢保障內容,2025年正式提供給社會大衆免費使用。

現在AI時代來臨,林世德說,磊山也已正式投入AI的應用,預計年底前就會有第一批的AI工具問世,主要是運用在三個地方,第一是保單檢索,磊山有快二千種的保險商品,假設業務員要推薦有賠特定手術的保單時,AI就可以去所有的保單條款裡面馬上找到。

強化AI服務 拓市利器

第二,透過AI的方式,讓業務主管更容易的去檢索各種業績,以及得到需要的管理資料;第三,AI可自動分配相關文件給業務員,降低行政處理所要耗費的時間,預計2026年初正式上線。

在業務方面,林世德指出,磊山是業界唯一雙制度相互融合的公司,在既有「系統制」業務制度外,新增「事業部」制度,兩個制度可以相互合作,業務員也可同時選擇兩種制度,這其中的程序、系統等相當複雜,但在雙軌制度磨合期結束後,已成爲提升夥伴銷售與組織發展的動力。

談及磊山保經未來發展藍圖,林世德表示,磊山的企業願景是「胸懷大愛,傳承大業」,期盼成爲保經界的模範生,帶給社會實質影響力。

磊山提供給保戶的壽險保額從2010年的50億元,到2023年新增1,300億元、2024年新增1,900億元,給予逾10萬保戶安定力量,而到2030年目標提供6,500億元壽險保額;2024年磊山保險創業平臺孵化出第一個新的保經公司「諾億保經」,兩者相加下,讓實收保費從2023年的48億元,一舉突破至2024年的83.8億元,新增人力近500人,預計2025年保費將突破120億元,目標2030年達到280億元的實收保費規模。

進入保險業21年,林世德分享,他認爲「保險是協助消費者轉嫁不願意承擔或無法承受的損失,一種最安全的工具」。

林世德強調,很多人以爲保險買得愈多愈好,其實不一定,一般的小病小痛,其實可以自己承擔風險,不必爲了一次感冒就買張保單。但像癌症、重大疾病或大型手術,一次花費往往上百萬,這時就必須轉嫁風險。甚至像退休金準備不足、財產傳承沒安排好,都是風險的一部分。

如果用「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保險,會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很確定、成本又能有效控制的工具。也因爲如此,保險的市場只會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