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美國決定!關稅聯合聲明磋商中 「這點」跟4月預估不同

行政院31日舉辦院會記者會,發言人李慧芝(中)說明當前臺美關稅談判最新動態。 圖/楊日興

美國關稅逼近8月1日期限,市場關注臺灣能否在此之前完成談判。尚未完成關稅的各國決戰7月31日,美國將與多國談判,但同時美國又預計在31日視與墨西哥談判爲重點工作,臺灣能否及時衝出受到關注。

對於關稅潛在影響,總統賴清德也將在8月1日宣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生效,以930億元來應對相關衝擊。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31日表示,美國在31日會同時跟多國進行談判,此前臺灣已有儘速進行磋商,所以目前臺美聯合說明磋商已進行,幾乎只要等美國決策流程,但由於美國政府要談判的對象多、不確定性大,也無法確定時間。

李慧芝宣佈,爲應對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將在8月1日宣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生效。但李慧芝表示,因綜合最終談判結果、他國談判條件之後的國際貿易競合,預期對產業影響的評估會與4月時的預估有所不同,屆時將針對特別條例該部分提出修正,重新分配相關資源應對衝擊、滿足產業需求。

對於雙方談判條件,李慧芝表示,還有進行如非關稅貿易壁壘等稅率之外的事項討論。同時,政院也暗示有涉及開放市場。但李慧芝也有強調,談判都有在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等四項任務的底線下進行,有堅守政府的立場。

綜合外媒報導,對於美國最後關稅大限的前一日7月31日,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30日已預告,美國31日會與多國同時談判;另有外媒引述知情人世表示,美國視與墨西哥的談判爲31日的重點;而美財長貝森特30日又再次表示,8月之後各國仍能繼續與美談判。在7月31日,臺灣能否在多國談判中脫穎而出,與美國、川普達成協議,成爲今晚各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