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祥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吳季衡 非典型接班 力推精品究好豬
祥圃實業執行長吳季衡。圖/本人提供
吳季衡/達人小檔案
以臺灣精品豬肉品牌「究好豬」聞名的祥圃實業,以代理和經銷國內外動物營養保健品起家,2010年起執行長吳季衡與創辦人吳昆民及祥圃團隊,聯手推動畜牧業轉型,打造從養殖、分切到販售的垂直產業鏈,推出臺灣首見的精品豬肉品牌「究好豬」,讓消費者吃得好、吃得巧,更吃得安心。
臺灣人平均每年每人食用約36公斤的豬肉,是重要的豬肉消費國,但談到我國畜牧業的轉型,卻鮮少引起關注。祥圃實業1984年以販售動物營養保健品起家,經過逾40年的打拚,已搖身一變成爲科學化管理、打造安心可溯源豬肉的精緻品牌,並於6月登錄興櫃,正式進軍資本市場。
祥圃之所以超前部署永續轉型,源於臺灣畜牧業面臨的各項挑戰,吳季衡指出,臺灣農畜產業已趨於飽和,又面臨進口產品競爭、少子化等壓力,若再不採取積極作爲,恐將成爲「夕陽產業」。而他從小在國外讀書,看見當時歐美保護在地農牧業的觀念正在崛起,加上2010~2011年間一連串食安問題爆發,讓他更加堅定公司轉型的信念。
即便少子化、高齡化導致消費者對飲食需求降低可能是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現況,但民衆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必需,也讓吳季衡看到了高品質、可追溯、風味佳的臺灣農畜產品市場機會,「消費者可能傾向『吃得不多,但吃得更好』。」
2010年,吳季衡與父親聯手推動公司轉型,決定進入養豬產業,提倡喂飼豬隻均衡飼糧,包括最適維生適、7643益生菌、酵素等重要營養素,讓肉量轉換率更高、環境壓力減輕,然產業轉型並非易事,說服下游畜牧場增加成本以提升品質成了最大難題,於是公司決定先建立示範農場、投資肉品分切廠等,憑一己之力打造「一條龍」豬肉產業,逐漸讓市場看見「這條路可行」,如今祥圃全臺自營及合作的供應牧場已有近20家。
延續父親創業精神,吳季衡2016年創立豬肉品牌「究好豬」,目前在全臺已與超過1,000家餐廳及通路成爲深度夥伴。
當吳季衡創立「究好豬」品牌,力拚將臺灣豬推上更大舞臺,他的弟弟則是走向國際伸展臺。說起這個名字、臺灣人大多不陌生,正是因替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設計總統就職晚宴禮服而一戰成名的知名服裝設計師吳季剛,兄弟倆走的路雖南轅北轍,但都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亮。
身爲家中長子,吳季衡坦言,弟弟「很早就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而他卻不同,「讀書時,我不知道我喜歡什麼」,即便順利考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預科、人人稱羨,卻深知自己其實並非「當醫生的料」。
因此,他開始跟着父親至歐美各國考察,這才確立志向,由原先的醫學預科轉系,最終取得經濟與國際關係雙學位,又赴日本攻讀國際企管碩士,開啓屬於自己的「非典型」接班人生。
目前他與父親祥圃董事長吳昆民合力治理公司,吳季衡笑說,「我跟爸爸雖然不時各有看法,吵吵鬧鬧,但我們對彼此的信任都是超過100%的。」儼然是最佳合夥人。
吳季衡擘劃清楚藍圖,繼豬肉碳足跡標籤後,公司聚焦打造營養品碳足跡標籤,未來若碳稅實行,本土產品將具備相對優勢;此外,公司積極與多家國內生技廠合作,將開發多項動物營養品,不僅國內使用,還將劍指潛力高的東南亞市場,拓展更廣的事業版圖。
達人座右銘
Don't Prove, Impr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