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微視評:宰客商家不怕監管部門,這纔是最可怕的
去餐館吃飯用團購券,怎麼還能被宰了呢?問題就出在方言上,7月3號,有遊客發佈視頻稱,在廣東汕頭南澳島旅遊,花了318元在某平臺購買了一個8份海鮮1份素菜的套餐,到店後,店員一聽他們說的是四川話,馬上就說團購的都是凍品,新鮮的要去魚缸裡點,問價格,店員也不說,稱完直接打出一張2297元的賬單讓他們覈對。
團購點餐,遊客以爲穩穩妥妥,萬萬沒想到還是被方言暴露了身份,直接溢價七倍,這黑心商家心裡難道一點都不怕嗎?7月4號,南澳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也收到過對這家店的投訴,也經常對這家店進行檢查,不只是價格,還有衛生等方面,現在已經將其查封。
看結果,當地監管部門處理及時,也查封了餐廳,好像也無話可說了。可評論區多位網友曬出相似經歷,揶揄當地監管部門,你們既然經常到店檢查,爲何阻止不了餐廳宰客呢?當地居民介紹,這家店以前叫八號魚港,一直做宰客生意,因一直被投訴就換了店名,現在叫海上漁村,這是不是意味着,宰客後果並不是很嚴重,名聲臭了也不怕,換個馬甲還可繼續騙人呢?
南澳最近旅遊很火,短視頻平臺上也頻繁看到他們推薦視頻,可見當地文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遊客遠道而來,衝的是美麗的海灘,有地方特色的海鮮美食,更重要的還有宣傳中價格的公開透明。結果,遊客的一條曝光視頻,就讓很多遊客從衝動變成猶豫。旅遊市場中出現欺客、宰客的個案並不可怕,只要當地監管及時出手處理,就能把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如果在維護遊客權益方面能讓公衆看到真誠和力度,還有可能打一波“反向廣告”。南澳的宰客商家不怕地方監管部門,這對文旅部門而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有些地方的文旅部門權重很高,甚至可以調動其他職能部門,目的就一個,不能讓遊客帶着怨恨離開。南澳的市場監管管不住宰客商家,不如讓文旅部門出手去管,因爲他們太知道旅遊形象受損的危害了。
來源:經視直播
評論員:劉湖邊
編輯:沈婷
主編:馮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