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崗、短視頻預熱、AI就業推薦官……今年黑龍江春招“新”意十足
原標題:直播帶崗、短視頻預熱、AI就業推薦官(引題)
今年春招“新”意十足(主題)
黑龍江日報記者 趙一諾
春光正好,“金三銀四”求職忙。近期在我省各高校校園內,一場場招聘會如期而至。各院校通過技術賦能、校企深度協同以及創新就業全流程服務等舉措,爲畢業生鋪就高質量就業之路。
面對新業態與產業變革新形勢,記者深入招聘會現場,探尋高校破解技術革新與資源整合雙重就業難題的創新路徑。
需求匹配更精準
從線上到線下,從高校到產業園區,記者注意到,今年的各類招聘活動場景“不拘一格”,模式更加多元,讓求職者與企業需求匹配更加精準。
在東北農業大學招聘會現場,學校通過構建“短視頻預熱+雲端直播+線下對接”的立體化就業服務模式擴大“直播帶崗”覆蓋面,吸引超萬名線上求職者參與活動。
“我們公司現在缺少的是視覺算法工程師、 摩擦焊智能控制工程師等智能化方面的人才,線上招聘求職者多,給了我們很大的選擇空間。”中國機械總院集團哈爾濱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說。
“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關鍵在拓渠道、拓崗位、拓空間。”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雒文虎介紹,我省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率先制定學科(專業)招生計劃調減原則,從源頭化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同時,十分注重挖掘資源,強化崗位供給。雒文虎指出,持續深入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瞄準我省“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等重點地區開源拓崗。
作爲國家“三海一核”領域重要人才培養基地,哈工程同步舉辦核行業、船舶行業高質量就業研討會,吸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等近50家核領域企業,以及船舶行業22家重點單位參會,推動校企供需精準對接。
爲進一步促進拔尖人才與崗位精準匹配,該校還組織39支“輕騎兵”式師生隊伍赴四川航天電子設備研究所等重點單位,開展“送生進企”就業服務活動。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一位應屆畢業生告訴記者:“這次找工作是和企業技術人員直接對談,入企參觀讓我直接瞭解到我們計算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真實工作環境。”
此次活動中,學校與相關學院提前對接企業用人需求,從應屆畢業生簡歷中篩選適配。將校園招聘地點從宣講會轉向企業一線,實現“需求對接—精準篩選—現場面試”校企全流程協作就業模式。無錫傑瑞德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負責人楊勇表示,他們最看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哈工程許多畢業生在入職後展現了極強的適應能力和技術潛力,爲行業輸送了大批“硬核”人才。
招聘場景更智能
“對於化學專業的我來說,可通過行業大數據深入瞭解化學科研崗位未來需求,讓我在求職過程中更加從容自信。”近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辦的2025屆春季學期人才博覽會暨東北五校大型雙選會現場,該校化工與化學學院學生李詩蘊浸潤式體驗AI智能就業服務後,很有收穫。活動現場多臺智能設備正在運行。求職者只需輕點屏幕即可快速瀏覽職位信息、在線投遞簡歷,通過“直播帶崗”實時推介崗位、在線答疑。
這個春天,AI成爲當之無愧的“風口”。各招聘會現場,螞蟻集團等企業需求最大的崗位是大模型、多模態等人工智能關鍵領域。不少企業招聘主管表示,將持續大力引進AI應用開發等跨行業、多領域人才,實現人工智能在遊戲、教育等產業的深度融合。
我省各高校也積極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就業服務全鏈條,逐步形成“精準診斷—智能優化—實戰提升”的閉環體系。
哈工大牽手40餘家重點單位,依託DeepSeek大模型開發“AI就業推薦官”智能體,實現簡歷優化、政策解答、崗位匹配等“24小時不打烊”的就業暖心服務。
東北林業大學推出“簡歷午間門診Pro”活動,AI系統3秒生成診斷報告,標註內容匹配度、關鍵詞優化等指標,並通過模擬面試捕捉微表情與表達邏輯,針對性提升學生求職技能。東北農業大學引入AI簡歷優化和模擬面試系統,兩天內完成720份簡歷優化、160場模擬面試,助力學生提升應聘競爭力。
哈工大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盧浩澤認爲,AI在就業育人環節中對畢業生的就業核心競爭力起到了重構作用,當下,應適應數智時代所需的人才能力結構和素質要求,推動“AI+就業育人”深度融合。
就業服務更暖心
2025年春風行動啓動以來,各高校持續組織形式多樣的招聘服務活動,爲企業和求職者搭建起了“暖心橋”。
東北石油大學近日積極開展系列招聘活動,打造“互聯網直播+線下招聘會”的薦崗模式,爲求職者提供政策諮詢、就業指導等特色服務。東北林業大學“簡歷午間門診Pro”活動包含“萬相盈林證件照服務站”“微光生涯諮詢室”“就業有話談交流沙龍”等系列項目,幫助學生提升求職形象、搭建經驗交流平臺。該校舉辦的“不落分膠囊課堂”“就業有話說交流沙龍”等活動也場場爆滿,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學習“自我優勢提煉”“轉化實習成果”等實用技巧,提升自身競爭力。
據介紹,我省積極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入開展“萬企進校園”“就業促進周”等活動,加大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進校招聘推介力度。建立留省就業獎勵機制,舉辦“情繫黑土地·就業在龍江”系列留省就業典型宣傳活動1100餘場,提供崗位信息26.4萬條次。每年籌措資金3400餘萬元,獎勵留省就業工作績效突出的高校。
“就業路上,一個孩子都不能落下。”爲此,我省還創新研發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管理系統,實現了“精準確認、靶向幫扶”功能,爲困難畢業生提供“智能、精準、高效”的就業信息化服務,全面落實包乾責任制,有效支撐困難畢業生羣體充分就業。目前,全省高校應用系統率已達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