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砸1.9億!嘉義番路鄉農會將建冷鏈加工廠

行政院長卓榮泰21日視察番路鄉農會,展現中央與地方合力推動柿子產業升級。(嘉縣府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行政院長卓榮泰21日視察嘉義縣番路鄉農會柿子產業,農會規畫新建冷鏈加工廠,幫助柿農升級柿子產品,希望中央補助冷鏈設施,獲允諾補助1.9億元,卓榮泰表示,受極端氣候影響,農產品保存與運輸面臨挑戰,政府積極推動冷鏈技術,協助降低損耗、提升鮮度、拓展外銷。

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說,農會已購置冷鏈加工廠用地,希望中央能支持興建加工廠,未來可整合預冷、削皮、乾燥、包裝及物流,加工量可由10餘萬斤提升至百萬斤,並結合食農教育與觀光展售中心,帶動就業與觀光效益。

行政院長卓榮泰21日視察番路鄉農會,參觀柿子加工現況。(嘉縣府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行政院長卓榮泰21日視察番路鄉農會飲冰柿茶集展售中心。(嘉縣府提供/廖素慧嘉縣傳真)

翁章樑表示,番路鄉農會推動加工廠與展售中心,能逐步建立完善冷鏈物流與契作制度,穩定市場價格,避免被惡性削價。

立委蔡易餘表示,番路鄉農會多年來積極推動柿子加工,過去中央補助僅限於冷鏈設備,未支應加工廠本身建設,以致農會能量不足,難以全面照顧柿農。

卓榮泰表示,第一期農業冷鏈計劃119億元,已建立物流中心、冷鏈設施與批發市場升級,協助逾600個農民團體,沒有農漁民就沒有糧食生產,也無法支撐半導體產業發展,農漁民纔是臺灣真正的「護國羣山」。

行政院已覈定第二期計劃,2025年至2028年冷鏈計劃預算58.81億元,補助各地農會、地方政府、生產合作社,番路鄉加工廠及展售中心的1.9億元補助款也在內。

番路鄉農會指出,番路栽種柿子面積逾200公頃,是「柿子的故鄉」,年產量超過4000公噸,產值最高突破2億元,但目前加工量能不足,比例不到總產量3%,導致部分柿子滯銷,影響農民收益。

翁章樑、蔡易餘、農業部次長鬍忠一、農糧署署長姚士源等人陪同視察,展現中央與地方推動農業升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