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海纜七法修正 海巡署打擊惡意破壞

海巡署查緝海上不法。(海巡署提供)

行政院於18日院會中,爲捍衛國家通訊命脈,通過了攸關重大的「海纜七法」修正草案。修法範圍涵蓋電信、電業及航運等多項法規,針對海底電纜的灰色地帶侵擾提出解決方法。海巡署將嚴正執法,並透過跨部會合作,取締海上不法行爲。新法照破壞自來水與天然氣管線的標準,加重了毀損海底電纜的刑責,更賦予主管機關強制開啓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IS)的權力,對於違規船舶,最重可直接沒入,藉以確保我國海纜安全。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對此表示,修法核心目標在於「精準執法」與「源頭嚇阻」,可謂是防患未然。未來將強制要求船舶全程開啓併發送正確的自動辨識系統資訊,讓海上目標清晰透明,任何意圖不明的船隻都將無所遁形。

針對未開啓且在海巡艦艇雷達上顯示的恣意滯留或錨泊的可疑船舶,也納入更嚴密的管理機制,若驅離後再次折返,將被視爲非無害通過,除了禁止入港外,更將面臨重罰,執法單位得以沒入船舶,徹底杜絕僥倖心態。

海巡署表示,當航政機關透過船舶航行資訊系統(VTS)發現有船舶關閉AIS時,會立即廣播要求改善,若對方置之不理,便依法開罰。海巡署在接獲通知後,將立即出動艦艇協助查處,展現政府的執法決心。若發生海纜疑似遭破壞事件,海巡署更能依據電信業者提供的座標,回放雷達航跡,迅速鎖定可疑船隻進行攔查,並報請地檢署指揮,將涉案船舶帶返偵辦。

海巡署強調,面對複雜多變的海上情勢,執法絕無假期。即使因惡劣海象無法立即登檢,或涉案者爲外國權宜輪且已駛離我國領海,我方也將透過外交與司法互助管道,通報其目的港國家協助偵辦。透過國際情資的分享與交流,建立一張天羅地網,有效嚇阻任何企圖破壞我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行爲,堅定守護國家海疆安全,防制大陸方面的「灰色地帶」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