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5年45億智慧雨林產創計劃 拚帶動4.8億產值

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14日在新聞中心舉行,由發言人李慧芝(中)主持,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左)、行政院主計總處副主計長陳慧娟(右)出席。(劉宗龍攝)

行政院會14日通過「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劃」,自2025年至2029年推動,將協助中小企業朝向差異化、高值化、客製化方向發展,提升產品及服務的附加價值,將以南部地區爲示範場域,並擴大到全國各地。經濟部強調,該計劃在今年開始推動,先以服務業及醫療產業爲示範,明年將擴及到工業部門,規劃5年投入45億元,預估帶動4.8億產值提升,

經濟部指出,今年先選定「智慧餐飲」與「健康照護」產業,針對產業面臨的問題及需求,由經濟部、數發部、國科會、教育部與全國各區學研機構密切合作,以跨部會及產學研合作方式,提供中小企業實用的數位及AI轉型方案,同時因應產業需求培育產業AI人才及校園AI人才,解決廣大中小企業面臨人才缺乏的問題,在少子化、高齡化的限制條件下,成功升級轉型。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爲落實總統「打造人工智慧島」施政願景,應以「大南方新矽谷方案」作爲基礎平臺及示範場域,打造「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計劃,並擴及到其他縣市與區域,共同以產業共通需求出發,槓桿大專校院能量,聚焦具代表性場域,建立可複製的創新模式,導入AI智慧化與數位轉型,提升中小企業營運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加速南臺灣產業升級轉型,打造具有韌性與擴散力的創新生態系,帶動區域共榮與技術落地。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長李冠志指出,該計劃自今年初就開始投入並推動,今年設定是示範計劃的推展,主要是針對健康照護,包括健康照護產、智慧農畜牧、智慧觀;以及智慧餐飲,像是智慧餐飲、智慧零售、智慧服務等,目前示範推動已選出16案,接下來將透過示範計加速擴散。

至於未來預期成效,李冠志表示,智慧餐飲部分,16案中將擴散觸及1000家,產值提升2.4億元;至於在健康照護部分則是選出11案應用將導入110家,產值提升2.4億元,透過AI應用提升照護機構的服務量能。

李冠志說明,示範推動聚焦南部重點產業,協助企業導入AI技術解決方案,發揮彈性與速度優勢,預計導入5500家,並進一步擴散,且依產業需求與技術實務,推動產學合作與AI課程,培育企業及校園AI人才,預計培育6000人次,並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