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值5年內拚增至500億元 政院百億扶植機器人
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三大目標
全球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2030年超過1,500億美元,行政院會15日拍板「AI新科技─智慧機器人計劃」,未來產業推動方案將由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資金扶植新創,國科會未來4年也將編列100億元相關預算,預估全臺產值5年內將由40億元擴大至500億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我國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科技領域已有顯著成果,讓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臺灣的智慧機器人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必須迎頭趕上,加速應用落地,同時確保國家資通安全,因應社會未來各種需求,強化國際競爭力。
行政院確定智慧機器人產業聚落,將落腳87.31公頃的柳營科技工業區三期,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配合賴總統大南方新矽谷的計劃,南市府也同步建構機器人完整生態系,將與國科會在沙崙合作設立「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同時也將與經濟部合作,在六甲設立「智慧機器人創新與應用研發中心」,對應產業與社會實際需求,推動技術移轉與應用。
黃偉哲說,在晶片與記憶體方面,臺南有臺積電的先進封裝與美光的高頻寬記憶體;在感測與動作系統上,擁有電腦視覺、傳動元件與線性滑軌等多家隱形冠軍企業,足見臺南具備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完整供應鏈。
爲了扶植產業,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表示,未來民間投資與國發基金的佔比爲1:1,或是最高到1:2,盼能帶動民間注資,由政府系統整合並帶動產業發展,創造屬於我國的機器人產業聚落。
國科會表示,智慧機器人產業不只是單一產業,而是整合人工智慧、高端晶片、感測、邊緣計算、半導體、材料、機構設計等多項技術的系統性產業,盼快速整合不同技術領域,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智慧機器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