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擬設「拒領」普發現金被罵翻 藍委:本來就不該增設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有關普發現金政策大轉彎,決定普發一萬元不設「不領取」選項,國民黨立委都直言「本來就不該增設」,其實不想領的人只要主動不領,錢就留在國庫了,何必多此一舉?其實很多家庭或弱勢很需要這筆錢,看來行政院也發現輿論不對,那就請趕快處理接下來的發放流程。
大罷免失敗後,賴政府同意普發現金1萬元,但政院近日研議增設「不領取」選項,連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都批「擾民的多此一舉」。行政院稍早指出,考量增設不領取頁面須建置身分驗證系統,避免個資冒用,恐會延宕時程,因此決定維持原有領取管道,讓接下來發放過程單純順暢。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本來就不該增設」不領取選項,行政院一開始對普發現金一堆理由,後來又跟進國民黨主張,既然說錢不夠又爲何要增加行政成本?只多此一舉,要不主動領,就能讓錢自動留在國庫了。
賴士葆認爲,增設不領選項,就是要讓領的人產生罪惡感,這是民衆所不能接受的,看來行政院也發現輿論對於「鼓勵不領」是有意見的,畢竟很多人仍在貧窮線以下,有三分之二勞工都在平均薪資以下,物價又一直漲。行政院發現輿論不對就從善如流很好,就請行政院趕緊接着處理接下來的發放流程。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國民黨立委林沛祥感嘆,本來就不該增設不領取選項,不懂行政院爲何拿棍子打自己的臉,甚至是情勒民衆,不想領的人就不要領或者捐給有需要的人,像家扶孩童若有一萬元是可以撐三個月的吃飯費用。
另外,有關內政部補助扶輪社、獅子會等社團1.6億元,林沛祥也批這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造成階級對立,甚至是買票行爲,看來賴清德總統真的很想當少數總統;其他有需要的機構也很多,這樣補助特定社團,還不如也用於普發現金,對全體民衆還比較實際。
國民黨立委林沛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