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喊卡設「不領取」普發現金選項 李彥秀:反映看報治國窘境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圖/聯合報資料照
賴政府同意普發現金1萬元,但行政院近日研議增設「不領取」選項,不過政院今拍板決定不另設不領取選項。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反映目前政府「看報治國」的窘境,更凸顯政府決策想到哪裡說到哪裡,缺乏完整的規畫與配套的問題。
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日前主張不領普發現金1萬元,籲行政院研擬「不領取」選項,行政院長卓榮泰爲呼應民間呼籲,指示財政部建置普發現金登記網站時,研議增設不領取的可行性,引發正反議論。而行政院今日指出,考量增設不領取頁面須建置身分驗證系統,避免個資冒用,恐會延宕整體時程,行政院決定維持原有的領取管道,讓接下來發放現金過程單純順暢。
李彥秀說,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日前纔要求各部會,要「照三餐」回報輿情迴應,把部會首長當三歲小孩在管,沒想到新規定實施後第一個失言的就是卓榮泰。卓榮泰上週要求請財政部研議「普發現金登記網站增設『不領取』選項的可行性」,結果連綠委都不挺,社會更是罵成一片。結果行政院今天「順應民意」政策髮夾彎,決定普發一萬不設「不領取」選項。
李彥秀表示,這不僅反映目前政府「看報治國」的窘境,更凸顯政府決策想到哪裡說到哪裡,缺乏完整的規畫與配套的問題。事實上,「增設不領取選項」根本就是政治思維、政治動作,增加財政部作業以及民衆使用上的困擾。過去不論是普發現金或是消費券,還是包括敬老金、生育津貼在內的社會福利措施,民衆只要不申請、不領取就是繳回國庫、市庫,這是一向的慣例,從來也沒有發生問題。
李彥秀指出,這次要畫蛇添足增設「不領取」選項,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給主張「回捐政府」一個交代,給青鳥側翼一個效忠表態的管道,但是隱形成本卻要由全民來負擔。政策髮夾彎危機控管的確讓行政院避免繼續失血,但是也讓政府低迷的聲望再次受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