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喊話 普發現金不宜法制化

圖/本報資料照片

普發現金各方意見

立法院財委會本會期的「頭香」即鎖定普發現金,於10日舉行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根據行政院提交財委會最新報告,並沒有針對本次是否普發把話說死,但強調普發現金不宜法制化和常態化。

行政院表示,中央政府100年至112年會計年度決算審定結果,其中七個年度有歲計賸餘,但也有六個年度無歲計賸餘、須以舉債等財源彌平,考量稅收實徵數受經濟景氣循環影響,具不穩定性,不宜將現金髮放法制化。

行政院同時指出,近年經濟情勢快速變化,國內外經濟不確定性因素升高,更需有足夠財政空間因應,就算有歲計賸餘,應優先用於償債或留供因應未來重大政策,不宜常態化普發現金。

主計總處10日將由主計長陳淑姿出席。主計總處表示,若將稅收超預算部分納入《預算法》常態化規範限定用途,將無法保持彈性來因應外在環境變化及國家重點施政項目,若發生重大災變或疫情時也無法優先因應。

對部分立委提案要求超徵要優先支應勞健保等,主計總處認爲,行政院規劃年度預算須依社經情勢變化及國家當前施政重點來衡酌各部會所提相關計劃,若《預算法》限定挹注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等少數用途,「實有疑慮」。

財政部10日由政次李慶華出席,財政部強調《預算法》和《公共債務法》都已對稅收超出預算擬具規範,爲利財政穩健及考量政府總體財政收支餘絀,財政部認爲超出預算金額依現有規定辦理運用在增加債務還本較妥適。

財政部也首度釋疑、強調除預算編列和執行的時間差,近年全球供應鏈調整、技術創新、綠色經濟及國際政治環境快速變動等四大因素,也都影響稅收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