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關稅救濟方案納入臺電遭刪1000億撥補 藍委批:別暗度陳倉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會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三)率副院長鄭麗君(右三)、秘書長龔明鑫(左二)等部會首長召開記者會說明,特別條例全文9條,規畫經費上限高達4100億元,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挹注臺電還有勞健保。(劉宗龍攝)
行政院24日預計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草案規模爲新臺幣4100億元,其中在立院審查總預算遭刪除的臺電撥補1000億元也被納入。藍營抨擊,臺電預算遭到刪除,政院卻在關乎國家經濟的時候暗度陳倉,再次包裝納入,實不合理,還同時也要提醒行政院面對民意,還稅於民,普發1萬元現金。
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明,其中關於國土韌性安全的預算是1500億;經濟韌性從原本的880億增加50億,來到930億;社會支持面,撥補健保200億、撥補勞保100億、挹注臺電財政健全1000億、弱勢族羣關懷170億、高等教育人才培育200億,整體來到1670億,總計4100億元。針對普發現金,卓表示,現金髮到每個人手上是快樂的事情,但對國家發展而言應有更合理做法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表示羅智強表示,面對川普關稅危機,臺灣確實需要強化全面的經濟韌性,相關預算若用得其所,朝野可共同討論、審慎評估。但預算支持固然重要,也必須經得起社會檢驗與國會監督。行政院此次提出總額達4100億元的特別預算,規模遠較先前所提出的880億方案龐大許多,勢必需要有更審慎、更充足的討論。
羅智強還提到,1000億元臺電撥補,此前已遭立法院否決,如今再度包裝納入,是否合理?政府做事要符合情勢變遷跟人民需求,更須接受嚴格檢視。朝野理當坐下來針對預算實質用途逐項討論,務實面對全球經濟變局,強化臺灣真正的韌性,而非讓民衆對公共財政失去信任。
針對行政院提出特別預算案,國民黨立委張嘉郡指出,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衝擊,立法院不分朝野都希望協助國人共渡難關,也會全力支持,但臺電營運的虧損,應該是要檢討能源政策,勞健保的撥補也是杯水車薪,呼籲行政院不應該把重大議題都混爲一談,藉機暗度陳倉。
張嘉郡表示,行政院應面對民意,將超徵稅收還稅於民,普發1萬元現金,也可刺激內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