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補臺電1000億被刪 卓榮泰:被迫調整電價、物價恐上漲

▲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針對總預算案覆議案進行報告 。(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立法院今(11日)針對行政院日前提出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覆議案進行報告及詢答。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時說,提出覆議案有三點理由,包括大幅刪預算、針對特定機關巨幅刪減等,未來都恐窒礙難行。此外,卓也提到,撥補臺電1000億被刪除,若最後被迫調整電價,恐造成民生物價上漲、國人生活負擔加重,也對產業競爭不利,盼立委以人民福祉爲依歸,重新審視總預算案。

卓榮泰說明行政院覆議三大理由:

第一、歲出刪減總數有爭議,要求本院自行調整刪減數高達636億餘元,有違權力分立原則。另外,與預算法第49條規定不符依憲法第59條、第63條及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第2項第1款規定,本院具有制定施政方針,並依施政方針編制預算、提出預算案於大院審議及執行預算之權,以推動各項重要政策及政務;大院則有議決預算案之權,以發揮監督及制衡之功能。

因此,施政計劃之形成及相關預算之提出、預算之審議及執行,具有行政權與立法權協力分工之意義,這是憲法民主原則及權力分立原則。

第二、「預算刪減幅度及金額創歷史新高,針對特定機關及特定預算項目巨幅刪減,已影響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履行其法定職務」。預算刪減幅度及金額創歷史新高,針對特定機關及特定預算項目巨幅刪減,已影響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履行其法定職務依司法院釋字第391號及第520號解釋。

卓榮泰指出,預算案是以具體數字記載政府機關每年度維持其正常運作及執行各項施政計劃所需之經費,包括推行各種施政計劃所需之財政資源;大院審議預算案時如發現有不當之支出者,得逕爲合理之刪減。因此,立法院審議預算案時所作的刪減,如果影響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影響履行其法定職務,已逾越審議預算合理刪減之範圍。

第三、「預算凍結金額比前3年平均增加9倍,多項凍結案之解凍條件難以達成,將造成機關運作無法延續;部分主決議內容亦有窒礙難行」等窒礙難行之處。預算凍結金額比前3年平均增加9倍,多項凍結案之解凍條件難以達成,將造成機關運作無法延續。

卓榮泰提到,部分主決議內容亦有窒礙難行大院對於預算之凍結,參照前揭司法院釋字第391號及第520號解釋意旨,也同樣不應影響法定機關之正常運作及履行其法定職務。114年度總預算案審議之凍結案有金額過高、解凍條件難以達成。

另外,卓榮泰也說,刪除撥補臺電1000億影響民生產業甚鉅,盼立法院以福國利民爲念,再次審議遭全數刪除的經濟部編列補助臺電公司的1000億元,否則恐造成臺電公司只能以舉債或再調漲電價因應。卓強調,補貼只是補上過去的虧損,不是要補貼特定廠商。

卓榮泰指出,考量臺電公司因負債比超過9成,舉債空間有限,如果最後被迫調整電價,恐怕將造成民生物價上漲,國人生活負擔加重,並且也將對我國產業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

卓榮泰強調,撥補臺電1000億是補貼2022至2024年間,因俄烏戰爭導致燃料價格上漲,臺電先行吸收民生電價所造成的虧損。光是住宅及小商家民生用電成本,臺電就吸收了約2600億元,2024年底,臺電累積虧損更超過4200億元。

卓榮泰說,經濟部已經責成臺電公司採取各種必要手段,促進財務健全。立法院至今仍尚未同意113年度追加預算案補助臺電一案,114年度總預算案的補助若仍無法獲得支持,將迫使臺電面臨調漲電價的壓力。此決議將對民生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盼立院再次審慎爲民生產業考慮,切勿造成民生物價和產業發展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