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亦麟害的 臺積電恐無綠電可買

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涉貪施壓,重創光電產業士氣。一位光電大老示警,護國神山臺積電未來面臨「無綠電可買狀況」。圖爲臺積電南科園區廠房。(本報資料照片)

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涉貪施壓,重創光電產業士氣。一位光電大老示警,已卡關的光電開發現在是「雪上加霜」,急需綠電的護國神山臺積電,未來將面臨喝西北風,「無綠電可買狀況」。

光電業的警示並非空穴來風,一位電力界人士也指出,臺積電目前綠電佔比12%以上,已喊出2030年RE60(生產與營業據點使用60%再生能源),加上持續在臺擴廠,那時整年用電預估超過300億度,綠電需求就是190億度,比現在大增6倍以上,缺口相當龐大。

光電大老感嘆,原本高雄大樹和山光電破壞山坡地風波、颱風光電面板受創,就已經打擊光電,現在鄭案發生,更是「雪上加霜」。因爲各部會現在更沒人敢去協調,只要中央地方「不沾鍋」的人愈多,光電申設案件就會被卡死。

大老說,在光電77事件(小二甲禁令)後,光電進度已經緩慢,目前就有30幾個案子卡住,這幾年就幾乎難見大型地面光電開發。政府想推的「漁電共生」,下面養魚本來就有一定困難,又因爲農業部水試所把養魚標準設定太高,導致檢查過不了,地方審查更慢。

光電大老警示,鄭案衝擊光電開發,不僅是業者生存的事,更攸關國內科技供應鏈綠電需求,尤其是臺積電。目前市面上自行賣電的光電業者,綠電多被臺積、日月光等大廠收走,量體本就不足。

可是像是與臺積電簽下CPPA(企業購售電合約)的誠新綠能,大型案場日前爆發積欠工程款,拖累進度,已影響對臺積供應綠電,現在鄭亦麟貪瀆案發生,恐更讓大型光電做不出來。未來護國神山可能喝西北風,出現「無綠電可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