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丨A股回調,微盤股受挫

週四A股普跌,小微股領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22%至3380.19點;深綜指跌0.95%,創業板綜指跌1.15%,科創50指數跌0.48%,北證50指數跌6.15%。全A總成交額爲11397億元,較週三的12144億元有所減少。

銀行、保險、煤炭、石油、公共交通等權重股逆勢上漲,軍工股表現也相對不錯。其餘多數個股下跌,其中近期表現較好的小盤股回調明顯。若分行業看,電池、非金屬材料、工程諮詢服務、汽車服務、專業服務、美容護理、儀器儀表、電子化學品、食品飲料等板塊跌幅居前。

關於小盤股的回調,多數機構認爲主要原因是小盤股最近涌入的資金過多,交易過分擁擠,一旦市場情緒出現些許波動,便隨時可能回吐。

其他市場方面,隔夜美國金融市場出現“股匯債三殺”局面,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在1%以上。債市方面,美30年期公債收益率由4.973%升至5.094%,20年期公債收益率由4.998%升至5.122%,10年期由4.487%升至4.601%。匯市方面,美元指數顯著下跌0.40%至99.61點。

週四港股恆指跌1.19%,恆生科技指數跌1.70%。人民幣匯率週三小有升值,週四則維持橫盤震盪狀態。

本週三美國財政部公佈了2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數據,結果是市場需求較差,致使中標利率高於5%這一心理關卡,達到5.047%,這便是美國金融市場“股匯債三殺”誘因之一。

美債大跌及收益率大升的另一誘因是,市場擔心減稅法案或將誘發財政赤字進一步上升。據多數機構及專家觀點,上述減稅法案在起初階段的幾年內會大幅擴大赤字。

公債拍賣需求出現些波動原本也較尋常,但衆所周知的是,下個月美國將有約6萬億美元公債到期,市場原本正處於焦慮期,故上述公債拍賣不利所帶來的影響很可能會被放大。

週四A股的下跌可能僅是正常波動,雖然小盤股大幅回調,但絕大多數前期漲幅較有限的個股跌幅並不太大,整體市場情緒應仍較穩定。操作方面,仍然建議投資者持股觀望並尋機低吸。

目前,國際機構對A股的觀感已有明顯好轉,外資也呈淨流入狀態。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投資A股的理由應有所加強。

近期,中國在關稅談判、軍工產品能力、芯片研發等許多領域釋放出積極信號,量變或許正在慢慢積累成質變。雖然國內房地產市場數據仍較弱,且中美后續談判前景不明,但國際機構對於A股及港股的看法仍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