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 | A股縮量小漲,熱點散亂

3月18日,A股連續第二天溫和上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11%至3429.76點;深綜指漲0.49%,創業板綜指漲0.54%,科創50指數漲0.61%,北證50指數漲0.42%。全A總成交額爲15643億元,較週一16210億元進一步縮小。

個股漲多跌少,熱點頗顯散亂,航運港口、CRO、高壓快充概念股、貴金屬、珠寶首飾、化纖、通用設備等板塊漲幅居前,遊戲、航天航空、釀酒、煤炭、電力等板塊跌幅居前。

隔夜美股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但漲速較上週五的大漲已顯著放緩,道瓊斯指數漲0.85%,標普500股指漲0.64%,納指漲0.31%。反映中概股走勢的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漲4.03%。

週二港股大漲,恆生指數漲2.46%再創年內新高,恆生科技指數漲3.96%,港股中的科網股全線上漲,其中百度集團漲12.38%,阿里巴巴漲5.83%,而即將公佈財報的騰訊控股漲3.15%。

匯市方面,美元指數週一小有下跌,週二亞歐交易時段則微幅反彈。人民幣匯率週一升值,週二則稍有回吐,至週二傍晚時分,離岸人民幣匯率暫於7.23稍下波動。

本週外盤一大重頭戲是週二及週三美聯儲議息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其暫不降息,未來美聯儲的降息更有可能在今年5月或6月實施。在後續降息次數方面,市場在之前兩週預期美聯儲年內或降息“兩次稍多”,但這幾天該預期已變成“接近三次”。由於市場這幾天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明顯加強,最近三個交易日美元指數連續下跌,目前已跌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

本週外盤另一重大看點是定於週二晚間美俄領導人特朗普與普京的電話,外媒稱這兩人將討論俄烏和平方案,顯然此討論的結果將有機會對國際金融市場構成重大影響。

從當前A股表現來看,整體上還算相對強勢,但從成交量縮窄來看,似乎市場人氣暫時還比較收斂,空方固然已有所惜售,但多方暫時也缺乏連續發力理由。雖然目前官方“提振消費”的相關政策綱領已大多明朗,但各具體執行部門將如何貫徹仍有待明確。個人覺得此因素或導致投資者暫時傾向於觀望。除此之外,降準及降息等寬鬆政策遲遲未出,也有可能是觀望情緒較高的原因之一。

在外部因素方面,包括關稅等在內的外圍政策變數仍然較大,顯然這也會加劇A股市場觀望情緒。

雖然各類不確定性相對較多,但個人仍建議投資者持股做多。如果未來有關方面在“提振消費”方面措施的力度能超預期,那麼持股自然不壞。退一步看,萬一政策措施無法超預期甚至大幅不及預期,那多半也有個相對稍長的證僞過程,期間投資者也隨時可以從容地調整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