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海角36億為何?用戶有影響嗎?一次看懂
街口金科董事長鬍亦嘉。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義書攝影
泰山公司(1218)因主張過去投資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無效,訴請返還投資款36億元,經一審判決勝訴,引發街口支付用戶人心惶惶,《聯合新聞網》帶您識讀這起事件。
事件源起:
泰山公司在2023年爆發經營權爭議,現任經營者主張,原董事長詹景超遭控炒作股價,並以36億元高價購買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4成股權,要求街口金科返還投資款35.958億元,並加計年息5%。
法院判決、執行:
臺北地方法院今年5月判決該筆股權交易無效,街口金科需返還約36億元及5%年息。法院准許泰山假執行,並查封街口金科位於臺北的總部財產。但在10日執行查封未果。
街口金科則表示,法院二審開庭在即,持續配合民事訴訟程序。但目前法院查帳的5個銀行帳戶幾乎無資金、存款不到千元,顯見當初匯入的36億已全數被轉走,讓該筆資金被形容爲「海角36億」。
街口金科創辦人胡亦嘉堅稱交易合法,表示街口有權運用投資款。
街口支付有影響嗎?
街口支付強調,一直與母公司是各自完全獨立營運,故該事件後,用戶權益絲毫未損,款項受100%信託保障。且街口支付是金融機構,受金管會管理。
但泰山爲保障債權,可能聲請拍賣街口金科資產,甚至不排除管收胡亦嘉。此事件也可能衝擊到街口支付658萬用戶權益,引發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