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輿論分兩派開戰:錢先提領出來再說
街口支付母公司因股權交易爭議遭法院查封,內部員工緊急轉爲居家辦公,用戶對資金安全產生疑慮,市場競爭與電子支付產品選擇話題持續延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街口支付母公司近日因涉及36億元股權糾紛,遭臺北地院查封未果,連帶導致近300名員工在查封前40分鐘臨時被通知居家上班。消息一出,用戶對資金安全議題表現出高度警覺,市場討論迅速升溫。
街口母公司2023年將4成股權賣給泰山舊經營團隊,後經泰山新團隊提告,法院判定交易無效、要求返還36億元,但查扣時發現帳戶幾乎歸零。法院與泰山律師前往查封時,董事長與員工均不在現場,僅留通知員工居家辦公。街口支付則強調子公司運作正常、用戶權益不受影響。
多數用戶第一反應是「錢要趕快領出來」,留言如「建議有存錢的請及早把錢領出」、「還好我街口幣花完了」、「剛剛去把餘額直接用掉」、「剩1元」。有人認爲「街利存是臺新銀行底下」,主張子帳戶有銀行保護;也有網友表示,「電支帳戶平常都當中轉,常態清空的」、「臺新沒事喔 扯」。
另一派則認爲事件屬於母公司法律糾紛,對支付本身影響不大「根本不會倒,這只是泰山之前的延伸糾紛」、「街口支付跟街口金融科技是兩家公司」、「用戶資金都有銀行保護,這新聞根本是帶風向」;部分網友則選擇觀望,「反正先把裡面的錢轉出來觀察再說」。
事件同時引發對電子支付市場的討論「LinePay屌打街口」、「我覺得街口好用多了,LinePay不夠方便」、「臺灣電子支付沒什麼差別」等,顯示用戶體驗和品牌偏好仍高度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