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峰工業前董座涉操縱股價、私募股票致損失千萬 證交法起訴
知名上市電動工具機廠「正峰工業」前董事長李育成涉操縱股價,先壓低股價,並以自身控制的慶成公司進場應募股票4487萬餘元,致正峰公司損失1172萬5千元,另,李又在禁止交易期間買賣股票虧損40萬餘元。臺北地檢署今偵結依證券交易法起訴。
起訴指出,2022年間正峰公司股東會通過私募案辦理期限將屆,李育成涉決定用自己掌握的慶成公司應募,但自有資金不足,爲降低認購正峰公司私募普通股成本,用自己和母親共4個證券帳戶於同年2月至5月間,連續在開盤、盤中、接近收盤時,以低於揭示成交價掛賣股票摜壓股價,高於揭示成交價買進,拉擡吸引投資人買進。
檢方查出,在36個交易日影響股價下跌5檔至163檔共43次,影響股價上漲66檔至77檔2次,其中有24個營業日買進、賣出數量佔該股票各日市場成交量比例達20.38%至99.93%,導致正峰股價每股10.25元下跌至6.69元。
李育成涉操縱股價,在2022年5月10日股價大跌至當年度最低每股5.68元,2天后開董事會決議私募價格訂爲每股6元,由他控制的慶成公司低價應募,款項爲4487萬688元,使正峰公司無從獲最大利益,損失1172萬5千元。
檢方再追查,李育成主導董事會2021年間通過提列鉅額減損決議,卻自行買賣股票20張,虧損1920元,又於2022年決定自行應募後,幾乎可確定私募案順利辦理,3月至5月間以母親帳戶買進正峰股票268張、賣出75張,實際價差虧損40萬460元。檢方認定,李育成涉犯證券交易法操縱股價、特別背信、內線交易罪,依法起訴。
正峰工業前董事長李育成(右),涉犯證券交易法操縱股價等罪遭起訴。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