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大廠前正峰工業董座涉炒股、不法私募、內線交易3罪起訴

臺北地檢署

國內知名電動工具機廠商「正峰工業」公司前董事長李育成在2022年辦理私募增資時,先壓低股價後,再以掌握的慶成投資公司進場應募股票4487萬多元,致正峰損失1172萬多元,並在股票禁止交易期間,買賣正峰股票虧損40萬多元。臺北地檢署22日依違反《證交法》操縱股價、特別背信、內線交易3罪起訴李育成。

正峰公司成立於1975年,前身爲正峰新能源公司,2020年11月更名爲正峰工業,主要從事電動工具機及汽車燈具製造買賣業務。正峰過去主要替國外知名電動工具廠商製造OEM產品,並與世界知名電動工具大廠技術合作。

檢調調查,正峰公司因長期虧損,2020年曾減資同時發行500萬股辦理私募,加計2021年當年稅後虧損1.35億元、2022年稅後淨損2000多萬,待彌補虧損2.22億,已達當時實收資本額一半以上。

時任正峰董事長的李男,爲了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於正峰公司董事會2022年5月12日決議以私募方式辦理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股數不超過2500萬股,由股東會授權董事會,自股東會決議日起一年內分五次辦理。

李男因自身資金不足,先於2022年2月至5月間以個人及母親帳戶買賣壓低正峰公司股價,等股價在每股5.68元低點時,將正峰私募價格訂爲每股6元,再指示以其掌控的慶成公司進場應募正峰股票4487萬5000元,導致正峰公司無法從私募案獲取最大募資利益,致正峰損失1172萬5000元。

另李男明知公司2022年稅後淨損2000多萬,待彌補虧損2.22億,已達當時實收資本額一半以上,辦理私募籌資的重大消息,卻在股票禁止交易期間,先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以買進正峰20張,賣出12張,實際價差虧損1920元,又於2022年3月至5月買進正峰268張、賣出75張,實際價差虧損40萬4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