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教授黃奎博:賴政府兩岸政策 走入澤倫斯基模式?

政大教授黃奎博。圖/本報系資料照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在衆目睽睽下公開爭執,令臺灣各界再次出現「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聯想,政大教授黃奎博提醒,賴政府應該思考當前的兩岸政策是否走入「澤倫斯基模式」?是否可能被川普認爲在挑釁習近平?

黃奎博分析,川普認爲澤倫斯基挑戰俄羅斯是刻意拿數百萬烏克蘭人的生命當賭注,賭上美國會介入且可能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川普也認爲澤倫斯基沒有籌碼,卻對美國「給臉不要臉」。川普是務實主義者,對於受援國有「美國是救世主」的心態,而且認爲烏克蘭既然無法有效抵抗,就要將領土與俄羅斯「現況點交」以完成停火或停戰。

黃奎博說,川普常稱他與習近平關係很好,所以他或許也認爲習會遵守對臺承諾,例如「一國兩制」、「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因此要求賴政府與中共談判,而且他會自認可當作可靠的臺海談判第三方見證者。

黃奎博提醒,賴清德可思考目前的兩岸政策是否逐漸走入「澤倫斯基模式」?是否被川普認爲在挑釁習近平?如果川普接收到如此的訊息,可能會明顯介入臺灣的兩岸政策,甚至出手壓下「務實臺獨」的聲浪。

黃奎博指出,賴政府如果能在合理強化自衛能力時,也真正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條例,使兩岸關係回覆平穩,將較符合川普在臺海的利益。因爲兩岸若能和平穩定繁榮的狀況下,加強對美的經貿採購及投資,將會是兩岸與美國「三贏」的局面。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分析,日前賴政府宣佈將提高國防經費到GDP的百分之三、陸戰隊改制等一連串國防改革,方向應該大致符合華府所期望看到的展現強化自我防衛的決心。不過林穎佑進一步提醒,川普的邏輯中相當重視利益的交換與交易,臺灣更必須告訴美國「憑什麼美國要幫你?」並證明有什麼條件是與美國的利益相關?

開南大學教授陳文甲分析,川普「現實主義」的立場凸顯美國對盟友的承諾並非絕對,提醒臺灣應該「自助而後人助」,必須未雨綢繆,加快國防自主,同時也應謀求與日本、歐洲的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