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聚人才 心之嚮往赴未來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千年大計,人才爲本。雄安新區設立8年來,各類人才在雄安放下行囊、成就夢想,爲這座未來之城增添活力、增強動力。

政策引人

大量創新創業人才聚首雄安

“築巢引鳳”,政策先行。8年來,雄安新區精準“落子”,有效激活人才資源,讓人才和城市實現了“雙向奔赴”。設立人才專項資金、開展系列“雄安行”活動……2023年11月7日,雄安新區正式發佈《關於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簡稱“雄才十六條”),至此,新區和人才產生了“1+1>2”的聚集效應。

北京振徽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錚就是“雄才十六條”的受益者之一。2023年底,他和公司同事動了將企業遷入雄安新區的念頭,但子女的教育和住房的問題成了搬遷企業最大的顧慮。這樣的顧慮在他2024年初的雄安考察行中被徹底消除,“雄才十六條”的第十五條——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發放“雄才卡”,憑卡可按政策落戶、購房,子女入學優先安排,享受教育、醫療、交通出行、金融優惠等優質便捷服務。他當即決定:“去雄安。”

來到雄安不久,雄安科學園管委會和產業人才引進服務團工作人員便幫助李錚和企業職工辦理“雄才卡”,李錚順利領取到“雄才卡”A卡。在政策的助力下,李錚的女兒就讀於北京四中雄安第一實驗學校,兒子也順利上了幼兒園。

在招攬高端人才的同時,“雄才十六條”也爲青年人在雄安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環境。去年的應屆畢業生鄧宇航,就與李錚一樣享受到了“雄才十六條”的紅利。

2024年初到雄安求職的鄧宇航,曾免費入住新區的人才驛站。拎包入住、共享辦公、就業諮詢……一站式的驛站服務,讓初來乍到的他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很快他就順利入職雄安集團,並拿到了“雄才卡”C卡,每月可獲得2000元的住房補助。“住房有補貼、吃飯有便民食堂,每週片區還辦起青年夜校,爲青年羣體提供社交、學習的場所和機會。可以說,雄安新區爲我們提供了全鏈條的就業、生活支持。”鄧宇航說。

據統計,自2023年4月雄安新區人才驛站、人才公寓網上申請系統上線以來,已累計服務千餘名青年人才。人才驛站成爲青年人才走進雄安、認識雄安的窗口,爲來雄安求職應聘的大學生提供最長7天的免費住宿,打通了來雄安的“最初一公里”。

對符合條件的頂尖科學家,給予2000萬元至5000萬元科研經費和300萬元生活補貼;對高端高新產業領域技術研發等特殊崗位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給予“特崗特薪”待遇;高校優秀應屆畢業生來雄安參加求職應聘考試,可免費入住人才驛站,入職後5年內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碩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發放生活補貼……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雄才十六條”的發佈實施,體現出雄安這座城市不拘一格引人才的誠意。無論什麼類型的人才,雄安都拿出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不僅如此,新區還組建13支產業人才引進服務團,對人才開展“一對一”服務,同時搭建“一卡一碼一網”人才智慧服務體系。在“雄才十六條”的加持下,各類人才紛至沓來。僅2024年,就有3萬餘名創新創業人才紮根雄安。如今的雄安新區,一批頂尖人才團隊落地雄安;一批央企二、三級子公司設立;創建5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2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引進2名“全國技術能手”,每名技術能手給予20萬元獎補;3000餘名應屆畢業生在雄安穩定就業並按月領取生活補貼;1.4萬餘張“雄才卡”已累計發放……

大賽聚人

20場“雄才杯”吸引上千人才

日前,“雄才杯”2025創新創業大賽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沉浸式交互智能機器人、自研大模型應用、幹細胞修復創新藥……來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賽區的310餘個項目參加大賽初賽。4、5月份,經過PK最終進入總決賽的項目將在雄安新區亮相展示。“雄才十六條”明確,雄安將定期舉辦“雄才杯”創新創業大賽,爲“初創期”“概念驗證期”項目提供落地平臺,獲獎項目落地後給予10萬到50萬元獎勵,並提供兩年免費辦公和住宿場所。可以說,大賽的舉辦,爲一批又一批的初創企業項目團隊提供了發展的保障。

“獲得‘雄才杯’創新創業大賽獎勵是對公司的認可和鼓勵。”芯聯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陳偉說。去年,芯聯新(河北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的賬戶上就收到一筆50萬元的款項,這是該公司參加“雄才杯”創新創業大賽項目——“窄線寬半導體激光器”獲得特等獎的項目落地獎勵。除了獎金,3位核心團隊成員每人每月還能獲得1000元的住房補貼,並享受辦公場地租金補貼。

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雄安新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製造、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方向,面向中小微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概念驗證、創新創業團隊,持續舉辦了20場次“雄才杯”創新創業大賽和相關路演活動,共有千餘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進行路演。未來,“雄才杯”不斷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徵集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性和市場化潛力的優質項目。“補貼拿得到,政策用得上”是不少雄安創業者對人才政策的評價。

除此之外,一場場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平臺、企業家、首都大學生等系列雄安行以及科技·人才·創新周等,讓人才走進雄安、瞭解雄安“機會”。2024年一年,累計170餘位院士、827所(次)高校、668家(次)科研院所、170餘家創新平臺、6200餘家企業、2.6萬餘名首都大學生走進雄安。AI+機器人“獨角獸”企業梅卡曼德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和雄安空天信息研究院、空中能力層裝備研究院等13個高水平創新平臺落地雄安。

機遇留人

“在這裡有大展拳腳的空間”

“選擇雄安就是看中了雄安新區的發展潛力,以及其中無限的機遇。我們相信在這裡能夠大展拳腳,也能爲雄安新區的發展做貢獻。”2024年初,中能智聯(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讋,在和團隊一起考察了全國各地20多個城市的開發區、高新區後,最終決定將子公司落戶雄安。

“雄安新區的建設在很多領域都是從零起步、從無到有。但它的起步都是高標準高要求。”劉讋博士告訴北青報記者,中能智聯(雄安)科技有限公司的總公司北京中能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坐落於北京的一家多年來致力於在能源數字化領域研發的公司,而能源數字化是雄安新區打造高質量數字化城市中的一環。正是看中了這樣高匹配的契合點,劉讋和團隊決定試一試。

“從企業入駐開始,就享受到了場地租金優惠等便利,同時,政府主動對接企業需求,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雄安新區的建設。這對於我們來講,是非常大的利好,也讓我們感動。”劉讋迎着機遇而來,雄安新區也不辜負這份期待。在企業入駐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之後,便有相關部門主動上門接洽業務。如今,該企業的全域感知智慧綜合能源建設項目已在雄安落地,同時一些樓宇數字化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如此的幫扶與信任,讓劉讋對企業發展充滿信心,如今該企業三分之一的員工已經來到雄安辦公,他也決定企業常駐雄安。

與劉讋同樣在雄安充滿發展信心的,還有雄安興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鞏文通。在他的眼裡,雄安新區處處都是機遇。在雄安中關村科技園中,“樓上樓下”十幾米的距離內也能實現產業協作。去年8月,雄安智慧康養老科技、雄安興元和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妙心生物的檢測試劑將被智慧康引入其母公司遍佈全國的上萬家藥店及線上平臺,雄安興元將爲智慧康公司提供數智化支撐,打造能夠解答健康問題和提供藥品使用知識的AI數字人。“我們三家企業都來自北京,現在都在園區內辦公,樓上樓下相距不過十幾米,此前沒有接觸過,通過園區這個平臺,足不出‘村’,就有很多資源可以和我們一塊產生鏈接和整合。”雄安興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鞏文通介紹。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爲探索產才融合發展路徑,讓各類優秀人才和高端高新產業聚集雄安,新區專門組建了服務團,對接聚集各類創新要素,鏈接產才項目資源,優化產才發展生態。如今,僅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中就累計入駐企業140餘家,初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服務暖人

公共服務與北京同質同標

爲了留住一批又一批的創新創業人才,雄安新區還不斷提升對疏解單位與人員的吸引力,強調對疏解對象創業環境、居住條件、福利待遇總體的服務目標是“不低於北京”。

一系列制度也保障了這樣的目標達成。比如,推行“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制度,保障疏解人員養老保險待遇不低於留在北京市的水平。與北京4家醫療機構建立醫聯體,5所醫療衛生機構結對幫扶,首次面向北京增補17名高級職稱醫療專家納入雄安勞動能力鑑定醫療衛生專家庫,實現60個醫學檢驗項目結果京雄互認,職工醫保待遇水平不低於北京,醫保報銷範圍、醫療服務項目優於北京。高標準引入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在新建片區開辦55所學校,接收近2000名疏解人員子女就讀。與北京32所學校結對幫扶,成立北京四中雄安教育集團,擴大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在新區的輻射範圍。構建5分鐘、10分鐘、15分鐘多層次生活圈。

“雄安優美的生態環境、生活的便利度也是我留在雄安的一大因素。”鄧宇航說,雄安有“親青”的特質。就職於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賈夢霜,也在去年於雄安購房安家,定居雄安。她感慨雄安對人才的關懷,也因宜居便利的生活最終選擇“留下來”,“剛搬到啓動區時,快遞、公交站點少,學校、醫院資源比較缺乏。如今,出園區就是公交站點和快遞點,家門口就是幼兒園,宣武醫院距離我家也僅有10分鐘的路程。”雄安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雄安還將持續拓展更多公共服務保障與北京同質同標。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棲。“這裡有優越的創新創業條件,有京雄‘同城化’公共服務,高品質‘好房子’職住平衡,林澱環繞、水城共融。”雄安新區相關負責人說,8年來,人才與現代化城市同生共長。

8年來,雄安新區錨定“創新之城、魅力之城、未來之城”和“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的藍圖,不斷前行。未來,這裡還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故事繼續上演,雄安新區創新發展活力也將不斷迸發。

本版文/本報記者武文娟

供圖/雄安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