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合力促增收惠民生,六部委詳解提振消費專項行動

作爲今年全方位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日前發佈,部署了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等七大行動,以及完善投資、財政、信貸等各項支持政策,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

3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佈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負責人對上述方案進行了解讀。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方案》以促進消費擴量、提質、升級爲目標,進一步破解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問題。支持各地區因地制宜探索務實舉措,加快形成促進消費增長的強大政策合力,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各層級、多樣化消費需求。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在發佈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2025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大力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惠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強化醫療、教育、養老、就業保障,支持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繼續強化資金投入,支持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並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體系,積極開展育兒補貼制度研究等工作。

促消費與惠民生相結合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關係着經濟發展,也關係着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同時,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消費者信心和預期偏弱、部分消費需求未充分滿足、消費環境有待優化等問題仍客觀存在。

李春臨介紹,此前的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這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比如,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包括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支持勞動者提升技能水平;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讓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調、穩步調等。再比如,《方案》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穩股市、穩樓市,並提出相應舉措,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

在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中,《方案》提出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負擔的舉措。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合理調整機制,2025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推動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聚焦惠民生,《方案》提出了許多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2025年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資金額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億元已經於1月初下達地方。

提振消費也需要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表示,人民銀行將會同金融監管等部門,研究出臺金融支持擴大消費的專門文件,強化金融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同,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

他特別提到,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爲擴大消費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按照中央“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要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綜合運用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消費重點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

實施就業支持計劃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收入的前提。

《方案》提出,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結合形勢變化加大就業支持力度,促進重點羣體就業。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羣體開展專項技能培訓行動,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陳勇嘉在發佈會上表示,將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這是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充分體現了經濟發展與就業促進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產業政策、重大項目與就業政策的有機結合,可以說,抓住了穩就業、促就業的關鍵。

他介紹,在崗位開發的方向上,將重點聚焦產業發展、擴大消費、重大項目和民生服務領域,爲勞動者廣開就業門路。在圍繞產業發展方面,深入挖掘先進製造業等新質生產力的就業潛力,穩定製造業就業規模,創造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在圍繞擴大消費方面,大力推動消費新熱點轉化爲就業的新渠道,帶動相關領域就業增長。在圍繞重大項目方面,注重發揮重大工程帶來的就業增量,更大範圍實施以工代賑,擴大就業容量。

符金陵表示,支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2025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支持各地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統籌相關資金資源,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聚焦重點領域和急需緊缺的職業工種,支持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的就業工作,引導鼓勵企業吸納就業。

擴大服務消費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介紹,紮實做好《方案》任務落實,商務部將重點圍繞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新型消費和消費場景四個方面,開展擴消費四大工程,持續釋放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服務消費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整體消費中的佔比也在提高。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擴大健康、養老、托育、家政等多元化服務供給。《方案》也多處提到了服務消費。

2024年以來,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服務消費支持政策,建立跨部門工作機制,開展系列服務消費促進活動。在各項政策舉措支持帶動下,2024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2%,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7.4%。

李剛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重點從四方面發力,推動擴大服務消費。即完善支持政策、優化服務供給、搭建促進平臺、改善消費環境。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瞭解到,不少城市已將文化、旅遊、商業和體育聯動。比如此前的上海F1賽事,就是將國際大賽與旅遊、賽車文化等融合,並與各大商家聯動,打造文體商旅多元化消費場景。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遊客會爲了一場演唱會、一個比賽而奔赴現場,這就是文化、體育與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因此未來會有更多城市、演藝項目及賽事聯動旅遊一起策劃和發展。這會極大拉動餐飲、旅遊、住宿、交通、零售、娛樂、體育甚至服飾等多個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的印發也促進旅遊從業者的跨界合作更多元化。”勁旅網創始人魏長仁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

優化消費環境

良好的消費環境對提升消費意願有重大意義。《方案》明確指出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其核心目標在於構建“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的良性循環。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稽查專員嵇小靈表示,將與各部門密切合作,採取一系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舉措,穩步推進三年行動方案落實,全力營造安全可靠、讓人放心的消費環境。

作爲商品和服務的提供者,經營者在優化消費環境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嵇小靈介紹,將積極組織各地區、各部門以及行業協會等多方資源,探索運用標準引領、信用激勵、金融賦能等措施,引導更多的經營者主動參與放心消費承諾活動,自覺履行承諾,實現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提升轉變,爲消費者提供更爲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安全是放心消費的基本前提,誠信則是放心消費的重要保證。市場監管總局將針對羣衆反映強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假冒僞劣、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市場頑疾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對缺陷產品召回的監管力度,讓市場更加安全有序、規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