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干預 上半年房市聲量降溫
財經熱門
意藍資訊及彥星‧喬商廣告傳播事業羣合作最新「臺灣房地產網路聲量」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臺房地產討論聲量達289萬則,相較2024年下半年減少10.8%,整體聲量熱度急降,顯見政府政策干預成效。
根據意藍資訊的OpView社羣口碑資料庫觀測顯示,意藍資訊總經理楊立偉指出,央行限貸令、新青安補貼刪減與多項打炒房政策,讓民衆購屋信心趨保守,房市進入「觀望期」。
彥星‧喬商廣告傳播事業羣董事長劉安立則表示,雖然輿情聲量跟市場買賣數據同步有下降的走勢,但下降幅度相對溫和,顯示大多買方因銀行貸款成數受限而採取觀望的心態,進入冷靜期但未見熄火。
在區域聲量分佈上,意藍資訊指出六都與新竹縣市仍是全臺房市討論主力,合計佔比達81.4%。各縣市聲量佔比排名依序爲: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新北市、臺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
臺北市聲量約22萬則,佔比17.2%,受第七波打炒房政策與信用管制影響,房市熱度明顯降溫。彥星‧喬商分析輿論焦點集中於高房價、居住正義與「脫北購屋」等議題,輝達選址傳聞也一度帶動市場關注。新北市聲量約16萬則,佔比12.7%,主要討論供需變化、科技園區發展與高收入族羣增加帶來的房價壓力。民衆普遍關注住宅可負擔性與交通機能間的平衡。
中部方面,臺中市聲量約20萬則,佔比16.2%,意藍資訊分析集中於13期、14期重劃區與機捷特區的發展議題。雖然房市交易量減少,但半導體產業帶動的長期需求仍具支撐力。
南部以高雄最熱,聲量達21萬則佔比16.5%,受央行與金管會監理措施影響,市場焦點轉向亞灣區、橋頭新市鎮與臺積電南部廠設立帶來的發展契機。
劉安立認爲,政府持續以限貸與抑制炒爲主軸,但科技產業選址、南移效應與地方建設仍是支撐市場討論的重要力量。若利率環境趨穩、剛性需求回溫,房市討論熱度有機會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