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風向-從行政命令看美國科技政策轉向

川普近日簽署三項行政命令,針對無人機、飛行車(AAM)與超音速飛行等技術領域。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三項行政命令,針對無人機、飛行車(AAM)與超音速飛行等技術領域,要求相關聯邦單位簡化法規程序,加速創新測試與民間應用。這三道命令內容不長,主要聚焦在改善現行的航空安全審批、空域管制與技術認證制度。它們並非大型預算提案或新設補貼機制,但作爲觀察政策風向的私募投資人,我認爲值得留意。

具體而言,三項命令聚焦於:一、無人機行政命令強調加速小型商用與公共用途無人機的審批,並要求改善聯邦空域整合與供應鏈透明度。二、AAM(先進空中移動)行政命令要求交通部與 FAA(聯邦航空總署)制定跨機構合作計劃,建立eVTOL等飛行車新標準。三、超音速行政命令則聚焦民用高速飛行的政策鬆綁,包括更新噪音標準與航線管制原則。

這些內容看似技術細節,但所釋放的訊號,是美國政府希望在航太與自主飛行科技領域加快落地速度,將「尚未成熟但具潛力」的技術,推進到可以被市場驗證的階段。

■私募資本應該關注此類政策

這些命令本身並不涉及國防部的採購制度,也未明示推動軍民融合。然而,它們着眼的是測試與商業化障礙的鬆動,而這恰好是許多擁有潛力的新創企業所面臨的關鍵瓶頸。

對私募資本而言,重點不在這是否立即創造財務回報,而在於:當一項技術能通過FAA認證、取得測試空域、獲得跨部會支持,它就有機會從封閉的開發階段進入成長資本可參與的階段。換句話說,這些行政命令降低了制度風險,使得這類企業更容易被納入長期投資組合。

目前在無人系統、AAM與高超音速技術相關新創公司中,有些已進入早期與成長期融資階段,估值尚未被過度推升。與主流生成式AI或大型科技平臺相比,這些企業規模仍小,但競爭者少、政策方向清晰、技術進展確實。

我們也看到一些具代表性企業已走出早期驗證階段。Palantir與BlackSky在政府合約基礎上發展出穩定商業模式;Anduril與Shield AI則代表新一代自主系統創業公司,已獲多輪機構資金與國防單位支持。這些例子顯示,國防科技正從封閉體系逐漸進入私募資本可參與成長階段。

這些標的的退出機制與傳統軟體或AI不盡相同,併購、國防合約擴張,甚至中期IPO都是潛在路徑。風險結構獨特,也爲資產配置提供有別於主流科技投資的選擇。

■亞洲資本的角色:迴歸配置與分散的本質

對以財務回報爲導向的投資者而言,參與國防科技不必建基於戰略整合或供應鏈角色,而是從產業結構與政策週期角度出發。這三項行政命令雖不屬於重磅財政政策,但它們在時間點與產業選擇上的高度一致,讓人意識到美國在自主製造與技術主權上的意志仍在升高。若期待組合中納入風險結構不同、受政策驅動但具可行性出口機制的資產,那麼這一波航太與自主飛行相關領域,值得納入觀察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