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遺囑對決:娃哈哈3個‘非婚生子女’能否撼動宗馥莉的繼承權

2025年7月,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去世僅一年多,其家族內部卻爆發了震動全國的遺產爭奪戰。這場涉及200億股權與18億美元信託的豪門糾紛,不僅撕開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的“法律漏洞”,更將“非婚生子女繼承權”的倫理與法理爭議推向風口浪尖。

真假遺囑羅生門:兩份“死亡文件”生死對決

原告方“信託遺囑”(2003年設立)

宗慶後指令下屬在香港匯豐設立離岸信託,約定每人7億美元受益權,資金源於娃哈哈分紅。

關鍵破綻:信託啓動資金不足,18億美元賬戶2024年5月被轉出110萬美元,原告指控宗馥莉轉移資產。

宗馥莉“書面遺囑”(2020年簽署)

聲稱“境外資產由獨女繼承,其他子女無權利”,見證人爲娃哈哈副總裁潘家傑等高管。

法律死穴:北京律師龍子驕指出,見證人系利益關聯方(公司高管),違反《民法典》見證人迴避原則,恐致遺囑無效。

專家預判:若香港法院認定信託有效,宗馥莉需賠償數百萬美元利息;若內地判定遺囑無效,29.4%股權將按法定繼承分割。

家族企業傳承的“生死局”

宗馥莉的“快刀斬亂麻”:

自2024年接管娃哈哈後,宗馥莉迅速將核心業務轉移至自己實控的企業,導致原告方質疑“只剩空殼”。知情人士透露,此舉或爲防止股權分割後失去企業控制權。

非婚生子女的“反殺”:

三名原告不僅爭奪信託資產,更試圖通過股權訴訟撼動宗馥莉的接班人地位。若成功,娃哈哈集團可能面臨“分家”危機,甚至影響其20%的市場份額。

行業影響:

供應鏈震盪:3家省級代理商因股權糾紛暫停進貨,華北市場佔有率一度跌破5%;

品牌價值:這場豪門內鬥或將損害娃哈哈“家族企業”的公衆形象。

法律VS道德,誰更站得住腳

(1)法律層面:非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繼承權

《民法典》第1071條: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權利平等。

DNA鑑定是關鍵:若確認血緣關係,原告可主張繼承權,但遺囑若有效,仍可能優先36。

(2)道德爭議:社會輿論兩極分化

支持宗馥莉派:

“私生子不該分家產,遺囑最大!”

“宗慶後生前已明確意願,法律應尊重。”

支持非婚生子女派:

“血緣關係不可否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富豪不能逃避撫養責任,孩子無辜。”

網友激烈爭論:“如果非婚生子女贏了,是不是鼓勵富人婚外生子?”

“遺囑可以剝奪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嗎?”

誰會笑到最後

(1)宗馥莉的勝算

遺囑效力強:若法院認可2020年書面遺囑,她大概率保住境外資產。

境內股權已隔離:娃哈哈股權登記在母親施幼珍名下,可能不受繼承糾紛影響。

(2)原告的突破口

DNA鑑定成功:若確認血緣關係,可爭取法定繼承權。

香港法院裁決:若認定信託有效,或可凍結18億美元資產。

最可能的結果:

部分和解:宗馥莉或支付部分補償,避免長期訴訟拖垮企業。

法律僵局:香港與內地判決可能衝突,執行難度大

當血緣遭遇遺囑,當倫理碰撞法律,

200億帝國究竟該由血脈平分,還是交給欽定的孤勇者?

你覺得非婚生子女該分遺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