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具身智能,華爲哈勃首次出手
《科創板日報》5月8日訊(記者 陳美) 華爲哈勃出手了!今日,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華爲哈勃入股千尋智能,這是一傢俱身智能機器人研發商。與此同時,深圳市招商局創新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等也成爲股東。
從公開披露的數據來看,這是華爲哈勃首次入股機器人公司,是以投資形式進行的。該筆融資完成後,千尋智能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後續將在具身大模型上會有持續的迭代,5月會發布新的Demo。
值得一提的是,在機器人佈局上,華爲已與樂聚機器人合作。此番哈勃入股千尋智能,雙方未來會否會展開進一步合作,也是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
此前在華爲開發者大會2024上,國內首款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夸父機器人,是樂聚公司最新一代的人形機器人。這款機器人搭載盤古具身智能大模型,不僅能夠實現全方位視覺感知,還具備跳躍能力,能夠多地形行走。
在無錫具身智能運動會上,樂聚機器人技術人員透露,機器人的“大腦”研發是其重點。“未來,將在機器人運控算法、通信協議等方面,構建起一定優勢;與此同時,硬件的自研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對於機器人的“大腦”研發,《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泛化性也是千尋智能的優勢。千尋智能方面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VLA具身智能現在處於GPT2到GPT3之間的階段,未來4年可以Scale 4個數量級,相當於從PGT2到PGT4,這使得具身智能的發展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VLA具身智能作爲具身智能領域新範式,能根據語言指令和視覺信號直接生成機器人可執行動作,打破單任務訓練侷限,推動機器人模型向通用化、場景泛化方向發展。
“而具身模型的分級有點類似於自動駕駛的分級。”千尋智能方面向記者說道,就千尋智能而言,目前處於L1—L2之間的位置,而從L2—L3,大概需要2 - 3年時間,主要是解決量產機器人和建設大規模數據工廠中的工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經有機器人公司開始上下料、搬箱子等落地部署。對此,千尋智能方面也表示,場景落地與“大腦”研發將同時進行。“但具身智能的大腦研發是最重要的,而寧德時代是投資人之一,也有製造業工廠的項目在落地中。”
此外,千尋智能還提到,這種落地其實是多場景的數據採集。“本質是訓練‘大腦’,使它更聰明。在基礎模型更好的框架下,日後學任何技能都更快。”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千尋智能成立於2024年1月,至今已完成5輪融資。在早前融資中,中東資本Prosperity7 Ventures、順爲資本、綠洲資本、東方富海等知名投資機構均出手投資。
在創始人團隊上,《科創板日報》記者瞭解到,千尋智能有三位聯創,分別CEO韓峰濤、首席科學家高陽,以及聯合創始人鄭靈茵。其中,韓峰濤曾擔任珞石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TO,負責研發高性能輕型工業機器人和力控協作技術;高陽爲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視覺與具身智能實驗室主任;鄭靈茵曾是工業機器人出海的先行者,組建和帶領海外團隊深耕全球市場,並迅速實現商業化成果轉化。
在此前採訪中,千尋智能方面透露,聯合創始人高陽爲“伯克利歸國四子”之一。在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頂尖研究機構之一。
有投資人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伯克利歸國四子”——吳翼、高陽、許華哲和陳建宇,其中許華哲是星海圖聯創,陳建宇爲星動紀元聯創。“這兩位創始人所在公司均融資較好,受到資本關注,原因之一就是資本對人才的押注。”
消息顯示,清華大學已與星動紀元開源首個AIGC機器人大模型VPP;聯想旗下基金等也最新入股星海圖。
在華爲方面,除了旗下CVC資本哈勃投資直接入股千尋智能。2024年11月,華爲還和機器人公司合作:樂聚機器人、兆威機電、深圳市大族機器人、墨影科技、拓斯達、自變量機器人、華龍訊達和深圳華成工業控制。
這些公司與華爲在機器人領域的合作涵蓋了多個方面:除樂聚機器人產品搭載了華爲的鴻蒙系統外,兆威機電與華爲共同打造世界級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拓斯達則成立控股子公司,專注於通用機器人高性能運動控制平臺的研發,與華爲在具身智能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在產業鏈上,富佳股份、海晨股份、埃夫特也扮演着不同角色。例如,富佳股份通過控股子公司爲樂聚機器人代工各類線路板,切入人形機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供應鏈;海晨股份提供智能物流解決方案,通過華爲雲平臺實現樂聚機器人與5.5G網絡的協同,提升倉儲分揀效率;埃夫特提供工業機器人整機及系統集成方案,與樂聚形成技術互補,助力其在工業場景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