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還未出現ChatGPT

宇樹科技近期發佈的售價3.99萬元的人形機器人R1,以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定價引發關注。

據瞭解,目前宇樹科技已發佈多款四足機器狗,以及H1、G1、R1三款人形機器人。這三款人形機器人分別因爲年初登上春晚舞臺扭秧歌、在格鬥賽中展現突出的運動能力、3.99萬元的“親民”定價受到關注。對於宇樹科技不同款式人形機器人的商業模式,宇樹科技創始人兼CEO王興興認爲,尺寸大一些的機器人,更適合工業場景或者能真正去幹活,更實用一些;尺寸小一些的機器人,則適合供開發者用於產品研發,也具備娛樂功能和屬性。

同時,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在各大展會亮相,以及更多人形機器人進行場景化展示,但“機器人何時能真正幫人類幹活”“人形機器人跑步、跳舞、格鬥是不是隻是炫技”等問題近來被反覆追問。對此,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王興興表示:“現階段要讓機器人實現大規模的、產生實際價值的勞動,還不太現實,技術的進步仍需要時間。”他認爲,機器人的目標肯定是幹活,但在當下幹活技術不太成熟的情況下,可以先做一些表演,先把各種能實現的事情做起來。王興興表示:“娛樂和幹活,我覺得這兩件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哪些技術先成熟,就在哪些場景、哪些行業先應用起來。”

此外,如何讓機器人更聰明、更能幹活,在技術層面上,王興興認爲,目前機器人的AI不夠用。“如果哪一天在場館裡,人形機器人隨意地走來走去,而且當你對它簡單說一句需求,它就能幫你乾點事的時候,那纔算是達到一個比較好的AI大模型突破的臨界點。”王興興指出,目前在具身智能領域,還未出現語言模型中的ChatGPT。

相較於業界不少對於機器人訓練數據的關注和擔憂,王興興更傾向於把AI大模型、具身智能的研發突破視爲機器人行業實現進階的關鍵。

他表示,語言大模型是純數據驅動,只要有足夠多、足夠好的數據,模型性能就能快速提升。而在機器人領域,無論用什麼方法採集數據,將數據部署到機器人實體上時,會發現訓練數據與實物機器人面對的真實情況仍有較大偏差。因此,王興興認爲,當前業界亟須突破具身智能模型,才能更顯著地提升機器人訓練效果。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