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縣鐵廠鎮:和美鄉村美如畫 幸福生活踏歌來
來源:環球網
乾淨整潔的村社道路,日臻完善的基礎設施,掛在臉上的幸福笑容……初春的鎮安縣鐵廠鎮,處處呈現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和美畫卷。
近年來,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鐵廠鎮堅持“守底線、增動力、促振興,”協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力做好G345國道沿線路域環境提升工作,營造安全、舒適、優美的鄉村環境,切實提升人民羣衆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黨建引領築牢和美鄉村創建堡壘
黨建引領是深化和美鄉村,推動鄉村振興的龍頭。鐵廠鎮明確方向、找準賽道,聚焦“生態環境優美、鄉村治理文明、產業融合發展”的強鎮目標,以目標引領方向,以黨建匯聚力量,跨區域成立產業聯盟黨支部,把黨小組建在產業鏈上,分領域打造新聯村黨建引領和美鄉村建設樣板村;新聲、新聯兩村食用菌香菇示範村;新民村黨員領辦陝西金湘達食品有限公司涼皮加工典型村;拓展黨組織“觸角”,全力推動“藍圖”變成“實景圖”。
“今年我們緊盯‘3個10清單’,一件一件抓,一項一項推,10個重點項目推進有力、10項重點工作全面提高、10件民生實事紮實落實,實現基礎設施大提升、產業發展大推進、村居環境大改善,打牢了和美鄉村創建基礎”。鐵廠鎮黨委書記寧曉樂介紹。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羣衆致富快,全靠黨員帶。只有抓好基層黨建,才能爲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政治引領和組織保障。
產業驅動 增強和美鄉村創建動能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鐵廠鎮找準市場賽道,在“特”字上做足文章,緊扣全縣“5朵金花”建設,按照“集體經濟+庭院經濟+特色產業”的發展模式,多渠道、多途徑培育產業主體,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領辦、黨員示範、羣衆參與”的發展產業格局。全鎮規劃蔬菜種植面積300畝,食用菌香菇100萬袋,以蒼朮、天麻、連翹等爲主的中藥材面積3500畝,建成新聯村“陝西聚英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彌猴桃果汁生產加工廠”1個;以本村黨員張秋斌爲主體的“陝西金湘達西安涼皮食品加工廠1個;發展烤煙1500畝,養蜂510箱,輸出勞務4600人次,產業的發展既增加了羣衆收入,有壯大了集體經濟。同時,全鎮8個村(社)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20萬,8個村(社)全部達到了村集體經濟宗收入10萬元以上,其中新聯村收入超過50多萬元。
2023年由江蘇浦口區投資400萬元,在鐵廠鎮鐵廠社區新建的“陝西一舍客勒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鎮安生產基地,兩幢廠房,每幢兩層約1200平方米的汽車原裝坐套生產加工廠,已於2024年12月開始投產,計劃購回縫紉機150臺,其他設備20臺,目前已購回65臺,招收工人35名,預計到明年3月前,購回全部生產加工設備,可解決社區180多名富餘勞力在家門口上班,讓社區的富餘勞力實現了掙錢顧家兩不誤。
整治環境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連日來在鐵廠鎮走訪活動中,筆者看到一幕幕令人耳目一新的場景:在鐵廠鎮鐵廠社區,一支由20多人組成的清潔工作隊,每天不定時對街巷、小區、院落、居民文化活動廣場,河道沿線進行清掃;在新民村裝扮一新的村道路燈,將道路兩邊的樹木映照得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在西溝口村,村民們每到夜晚就會歡聚在鄉村大舞臺,跳起廣場舞,唱起秦腔戲……
“家鄉的‘顏值’真是越來越高了,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生活也越來越好。”新聯村村民王二娃對家鄉的變化讚不絕口。
2024年初,鐵廠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正副組長的“清潔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安排8名副科級領導聯繫包抓8個村(社),32名鎮上幹部駐村抓村組、小區、院落,將“清潔鐵廠”行動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覈。全年開展集中清理活動12次,清理雜物亂堆亂放183處,清理河道清淤23.5噸,實施鐵廠社區和美集鎮建設項目,完成了西溝口、莊河2個重點幫扶村環境治理工作任務,建成村級公廁2座,村民居住廁所改造81座;建成通組道路11條32公里。特別是在7月17日、8月5日兩輪強降雨,給羣衆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災難,鎮上組織撤離羣衆239戶597人次,調來挖掘機27臺,修復水毀主幹道路2條,清理滑坡體32處,維修飲水管道1900米、人飲設施3處,復修照明道路1100米,確保了羣衆的生產生活安全。
另外,鎮上還實施了集鎮道路“白改黑”工程。整修道路全長810米,改造的集鎮路面採用瀝青鋪面,在拓寬道路兩側路面的同時,鋪設了排水管道,實現了雨污分流,讓集鎮舊貌換新顏,提升了羣衆的幸福感。
在抓好環境整治的同時,鐵廠鎮還堅持文化立村、文化興村的發展理念,依據村史館、好人館、農家書屋等功能設施陣地,持續開展“有禮鐵廠”講文明樹新風、“愛心鐵廠”結對幫扶、“情暖鐵廠”“福送千家”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色文明實踐活動,全鎮已建成1個文明實踐所,8個村(社區)實踐站,以“新時代文明在鐵廠”爲主題,組織8支志願服務隊,共註冊180多名志願者。全鎮積極弘揚道德模範精神,其中鐵廠鎮新民村村民周慶海被評爲2020年四季度“自強勵志”商洛好人,鐵廠鎮敬老院志願服務者王國學2024年第一期被評爲“敬業奉獻”商洛好人,鐵廠鎮姬家河村村民沈吉富榮登“孝老愛親陝西好人榜”,他三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癱瘓在牀的妻子楊玉容的事蹟被十里八鄉傳爲佳話。
夯實基礎激活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村上對我們很關心,照顧也很周到,補助的麪粉、大米和油都及時發放。村幹部還經常到家裡來看望我們。”鐵廠鎮莊河村村民王會民說。
不只是莊河村,2024年以來,鐵廠鎮累計走訪羣衆3300人次,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89件,在預防和解決民生問題過程中,推動幹羣關係進一步融洽,羣衆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同時,2024年以來,鐵廠鎮還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1844”機制爲抓手,設立“一站式”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分區域網格化管理,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另外,鐵廠鎮還建立健全“人員公示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和羣衆監督。堅持政務工作與村(社)治理深度融合,各村(社)與鎮直各站所、轄區機關單位建立“信息聯採、民情聯處、糾紛聯調、求助聯幫、反詐聯宣、治安聯巡、隱患聯排”的“七聯共治”模式,有力推動了村(社)工作從“單打獨鬥”向“全面融合”轉變。
“我們將持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着力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鐵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時雨說。(薛瑋 辛恆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