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行業「遇3大致命衝擊」 專家示警:全臺恐千家門市關門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報系資料照)

文/CTWANT

臺灣房地產市場正陷入自2008年以來最嚴峻的危機,被房仲業界形容爲「金龍海嘯」。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六都的房屋成交量年減26.6%,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低點。全臺房仲業者陷入寒冬,有專家估算,今年底前可能會有高達1000家房仲門市面臨倒閉。

FB粉絲專頁《賣厝阿明 知識+》發文表示,這波衝擊主要來自三大層面的連鎖打擊,首先是中央銀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對購屋貸款大幅限縮,甚至影響到已簽約但尚未交屋的預售屋族羣。一對新婚夫妻透露,他們在四年前購入一戶1300萬元的預售屋,原本預估可貸八成,但近期卻被通知需補足額外的一成自備款,否則將面臨違約。此政策不僅令建商與代銷承壓,連帶也造成房仲現金流斷鏈。

其次,資金端的壓力來自於多數公股銀行幾乎暫停新房貸承作。雖未明文規定,但實務上銀行放貸變得異常嚴格,許多貸款案遭駁回或被拖延處理,使得今年上半年全臺新設的房仲業登記數僅增加70家,遠低於過往同期破百家的水準。這種景氣急凍的趨勢,正將整個仲介市場推向一場洗牌。

更棘手的是,這波動盪不只是波及仲介業者,還進一步牽動營建、代銷等上中下游相關產業,估計將影響多達25萬名從業人員的生計。許多業者對於當前政府政策多所怨言,認爲在防堵炒作的同時,也應適度考量自住型需求,否則將使產業面臨毀滅性後果。

臺中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林志雲形容,目前的局勢甚至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更爲艱困。業界只能自救,陸續出現都更整合、社會住宅租賃與海外地產代銷等轉型路線。不過林志雲也坦言,在政策未出現鬆動之前,房仲從業者猶如「田螺含水過冬」,勢必還要苦撐一段時日。

延伸閱讀▸ 15年來結婚6次、離婚6次!5任前妻都成債主 他囂張喊:爲了報復▸ 臺男「狂吞泥土、砸車」在馬來西亞暴斃 疑生前被逼吸毒▸ 原始連結